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作者: 吴春梅

校园欺凌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伤害,还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正确鉴别并全面治理校园欺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保障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 校园欺凌事件的判断与甄别 

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校园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学生通过言语、肢体或社交手段对其他学生进行持续、有意的伤害或侵犯行为。校园欺凌不仅体现在语言暴力和身体侵犯上,还表现在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教师要针对不同形式的校园欺凌,综合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预防和处理。

  • 校园欺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为校园欺凌的最大受害者,受欺凌者在受到欺凌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一是自尊心受损。二是内心矛盾或焦虑。三是社交障碍和孤独感。四是抑郁和自杀倾向。持续的欺凌经历可能会导致受欺凌者感到绝望和无助,出现抑郁情绪和自杀倾向。这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

  • 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干预 

诸多欺凌现象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支持或行为干预,进而帮助欺凌双方重建健康的心态。防范中小学校园欺凌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完善立法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国家应尽快完 善相关立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用相关法律法规为 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外,国家还应对严重的校园欺凌建立起联合惩戒机制,对情节严重的欺凌实施者实施相应的管制、处罚和惩戒。

 2.创新跟进将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中。一是为学生建立相应的纪律保障机制,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教授给学生明确保护自己安全的有效方法和措 施。二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三是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医师),建立学校心灵聊吧(心理疗愈室),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四是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防欺凌发生专业培训。

3.提供支持,为孩子营造起温暖的港湾。一是营造一个安全、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学会尊重他人,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欺凌的实施 者。在宽松的氛围下,教师要鼓励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学校的所思所行。二是多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每天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

综上,校园欺凌不仅损害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用各种机制和措施,为孩子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