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促成长同心共育待花开

作者: 李卫生

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合力携手共育;遇见是故事的开始,成长是共同的期许,这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交融,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相遇。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举行了校园开放周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共同了解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每位老师的工作状况。此次“校园开放周”活动,不仅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更是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深刻交流,旨在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学校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地,而家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于学生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阜宁县板湖中心小学针对实际,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动家校共育工作,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同。

一、家长走进校园,直面学生成长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近日,学校开展了家长走进校园活动。

家长们与学生一起深入课堂,共同学习。课堂上,老师们精心设计,激情洋溢。孩子们或聚精会神地倾听,或积极活跃地举手,或热火朝天的讨论。通过探索、合作、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性。课堂上时不时响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很会思考”这样的夸奖。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小学时代,沉浸在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充分观察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家长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参与活动的家长们认真填写了反馈意见单,表达了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认可和感谢。

在校园,家长们还认真欣赏了孩子们平时的课堂作业和书法作品,他们徜徉漫步其间,时而微笑,时而点头,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惊喜,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模样。一页页干净整洁的作业,一行行字迹工整的字迹,浓缩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是老师们精留作业、精心批改的缩影。家长们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大课间时间,家长们陪同孩子一起来到了宽敞的操场。家长们和孩子们跟随学校大课间的音乐,一起跑步、拉伸,体验了孩子们平时的大课间活动,操场上顿时洋溢着热情快乐的氛围。这一刻,家校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快乐和活力,也更加理解了体育锻炼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课程结束后,老师们跟家长分享教育的喜悦,探讨孩子成长的点滴,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只有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真正助力。

午餐时间,家长们被邀请到学校食堂,近距离参观了孩子们平时就餐的真实环境。宽敞明亮的食堂、干净整洁的餐桌、营养均衡的饭菜,让家长们对学校的餐饮管理赞不绝口。他们与孩子们一起排队取餐、一起用餐,真实体验了学校的餐饮服务,也更加了解学校对孩子们饮食健康的关注和努力。

此次“家长进校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家校互动的尝试,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传递和实践。它让家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家校沟通交流,携手学生未来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体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得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增进亲子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领亲子阅读。学校开展“亲子共阅读”活动,组织家长代表互访互学。搜集整理模范书香家庭图片展,评比表彰优秀书香家庭、亲子共读典型,集中颁奖,分享阅读快乐。力求让学生通过读书增加文化底蕴,通过经典诵读学会做人,让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与见证下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书香伴随成长。

加强节日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学校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挖掘家长资源,根据不同年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亲子德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家校有效互动,促进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发展。

召开家长会。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家长会,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会上,各班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家长会方案,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的说教为辅,使得家长会气氛显得融洽、和谐。会后,许多家长还主动留下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通过家长会,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开展家访活动。学校严格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部署,要求每位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家访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和假期,家访前教师必须先备足家访内容、填写家访记录,到访后及时进行电话回访。学校对贫困学生家庭重点关注,制定了贫困学生帮扶措施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

开展亲子劳动教育。学校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种植活动,从选种、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全程参与。这不仅让孩子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设立家务小能手比赛,激发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家长指导孩子学会整理床铺、打扫房间、清洗餐具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如利用废纸箱制作玩具、用旧衣服缝制布偶等。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资源、变废为宝。

教育是叶,家庭教育是根,根深与叶茂相辅相成!家长和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建立健全学校、家校共育模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总之,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家长或老师单方面的工作,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需要共同协作,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发展的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的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