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作者: 梁艳萍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初中英语教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作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板块,英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逐渐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扎实。第一、因材施教理论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托。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在教育弟子时,能针对每个弟子的特点、才能、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导。比如,他对冉有、子路问“闻斯而行”的不同回答,就反映出他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阅读能力、学习习惯等都是不同的的理论启示我们要,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多元智能理论还提供了分层教学的依据。该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智能等。不同在不同的智力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是不一样的。在英语阅读学习中,部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较能较快地理解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而有的同学可能在逻辑分析上有优势,比较擅长分析文章结构,推理作者意图。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进行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可综合考虑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等英语基础知识;阅读如阅读速度,理解正确率;学习学习动机等因素。一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比较好,阅读能力比较强,学习热情比较高的学生;B级是中等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阅读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C层是基础薄弱,阅读难度较大的同学。这种分层不不变的,而是动态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节。
比如我班上的刘娜同学,英语基础扎实,词汇量丰富,平时就很喜欢看英文小说,结果被分到了A层。而李亮同学,他的英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阅读长难句的时候往往会有理解上的困难,属于B类。而张珊同学则是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有限,对英语阅读存在畏难情绪,因此被划入C段。
(2)教学目标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其批判性阅读拓展阅读视野为重点。例如,在阅读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时,要求他们既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又能批判性地分析文章中的观点,探讨不同国家在环保方面的不同策略,还能独立拓展阅读相关英文文献。
B层的学生以提高阅读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包括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能力。以一篇记叙文为例,要让他们通过故事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解答有关问题。
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基本阅读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简单短文时,能够识别基本单词和短语,理解短文的大概意思,并能从短文中找出重点信息,如人物、地点、事件等。
三、教学活动分层
阅读材料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阅读材料。A层的同学可以接触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报刊文章,经典文学作品的摘录等等,这些资料语言丰富,内容繁杂,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为A层学生提供《纽约时报》少年版文章或《简·爱》部分章节。B层的同学可以看一些改编过的英语读物,比如一些简化版的世界名著或者难度适中的英文杂志文章。像《小王子》简易版的英文或者是《学英文》里面的阅读文章。C层的同学先从一些简单的英语图画书开始,基础英语阅读短文。比如一些以图片为主,文字简单,重复率高的英语绘本,像《培生英语》里的初级图画书,还有课本里简单的课文阅读。
课堂提问分层上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提出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是有挑战性的,也是开放性的。比如,在读完一篇关于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文章后,问:“您认为科技发展在道德伦理方面可能会在未来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挑战?”” 对于B层学生,问题主要是围绕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如:“文中提到科技发展的成就有哪些?”这些成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C层学生的问题则更注重基础知识。例如:“文章出现了什么生词?”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呢?”
小组在小组协同学习中,也可以进行分层结合。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每个小组包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A层的学生在小组中充当领导的角色,负责指导小组讨论的方向,帮助其他成员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理解;B层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与A层的同学共同探讨问题,并向C层的同学讲解一些难度适中的内容;C层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中先从基础任务入手,如查找文章中的单词、简单归纳段落大意等,在A、B层同学的带动下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分层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评价标准注重其阅读理解的思辨的体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比如,在对阅读报告的评价中,不仅要看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还要看其能否提出独到见解,能否运用多种阅读阅读。B层学生的评判标准侧重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阅读速度有提高,不同体裁的文章理解准确率有提高等等。在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作业时,主要是看自己能否正确回答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对文章的结构能否有一个基本的把握。C层学生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程度。如果他们能识别出更多的单词、词组,能较以往更流畅地读完一篇短文,并表现出积极的英语阅读态度,应该予以肯定。
评价方式分层对于A层的学生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测评三种方式进行。让他们先对自己的读书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与同学交流评价,最后由老师总结评定。这种方式能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辨能力。B层的学生以老师评价为主,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教师在评价时要具体指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帮助自己明确提高的方向。C层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在读书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五、作业设计分层
A层A层学生的作业除了完成课本上的阅读练习外,还可以分配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如写英文阅读报告,改写或续写阅读文章等。比如,读完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文章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文字把这个事件重新写一遍,加入自己的分析和感悟;或者根据文末继续故事的发展。
B层B层学生的作业重点在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阅读技能的提高。可以布置一些类似课内阅读阅读如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等,同时要求自己做一张简单的阅读思维导图,对文章结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C层C层学生的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巩固。如抄写生词、词组,背诵关键语句,完成简单的词语填空阅读练习等。还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如制作英语单词卡,在卡片上绘制与单词有关的图片,帮助自己记忆单词。
总之,分层教学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探索、改进分层教学模式,使之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