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水兴波,掀起语文阅读课的高潮
作者: 钱芳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一整堂课不能水波不兴,没有高潮,它需要一个引动思想的课中活动,使师生共同沉浸到美妙的情感氛围中。
所谓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高潮,就是一个表达丰富、情趣高雅、感情纯美、能引发师生情感共鸣的气氛热烈的课中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积淀,把对课文的理解用新颖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尺水兴波”的效果。当这个高潮来临时,学生的情绪变得更为高昂,表达表演欲望更为强烈,老师的表情变得更为生动,师生的交流变得心心相印,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高潮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表情诵读式高潮
是一种情感浓郁的诵读活动,当学生已经初步的理解内容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然后通过入情入境入味的朗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准确的别出心裁地表情诵读,可以把听者带进课文的情感氛围之中,容易创造出动人的教学情景,引发争先恐后诵读课文的高潮。
2、课文编演式高潮
就是把课文改编成一个可供演出的剧本,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出,以表演所带来的哄动效应引发课堂生机,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课文编演式高潮一般宜用在故事情节比较强的课文中。如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前面安排学生理解了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后,学生认识到韩麦尔是一个爱国的人。一节课经过初读课文,到分析形象,再到品味细节三个过程后,所剩时间不多,笔者在一堂课快结事的8分钟内安排了一个课文编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韩麦尔先生,表演课文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课文结束的段落。这样的安排不但使学生对韩麦尔这一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刻,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声情并茂的真挚表演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学生的激情演绎中,师生为之动容,深化了学习成效,引动了阅读高潮。
3、激情论辩式高潮
就是提出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交锋,展开论争,给课堂教学带来妙语连出的情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富有争议的,或者说学生在认识上模糊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让他们通过争论,通过思想的交锋,有理有据的争论,会把这些问题看得更为透彻,从而获得比较准确的理解,同时,因为争论起来,所以课堂就会呈现动态的、人人精神亢奋的场面。如教《孔乙己》时,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体会孔乙己的性格,在阅读的过程中,孔乙己的性格就会被构画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带来课堂教学的高潮。
4、思绪放飞式高潮
就是利用联想和想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想火花、灵感顿悟、妙思玄想等新奇的想象营造出富有幻想色调的教学情景。我们的教学不是静止的,因此不应仅仅拘泥于课文本身,很多时候要向思维的深层次进行开掘和发挥,那么,这就需要联想和想象来对课堂进行润色与加工,来美化我们的课堂。
既然阅读高潮的表现形式那么丰富,我们如何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投入阅读、享受“悦读”呢?这就需要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寻一些实施的策略。
1、精心备课,提高设计高潮的意识
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去避免那种教者无趣、学者懒散的无活气的课堂,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美起来。我们都希望每一节课中都有一个让自己满意、让学生留恋的教学情景,我们需要高潮来打动我们师生彼此的内心,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永恒的追求,成为他们汲汲以求、渴望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在设计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要认真备课,预先想到这节课在什么地方出彩?让什么地方闪光?在什么地方迸发?只有有了设计高潮的意识,才会具有出现高潮的可能。
2、完善人格,实践生命化的阅读课堂观
基于阅读课文的语言、主题、形象、情感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应允许生命个体对同一课文的多元解读。从生命化语文知识的角度认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纯传授与接受知识,而是关注知识对生命的润泽与给养,是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彰显知识内在的生命意蕴与价值,而不是关注知识符号本身。阅读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这样的阅读就会受到学生欢迎,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找到契合点,就会引发阅读高潮。
实施生命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向课文批判、质疑和建构课文意义的过程,是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和体验生命意义,凸显生命力量的过程,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生命化语文知识观的转变使教学不再是静态的、凝固的封闭系统,而成为教师生命灵性的创造活动。教师让学生在与知识相遇、对话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能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更易爆发阅读高潮。
3、展示智慧,努力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受功利主义的教学思想影响,为提高学生成绩,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成为心灵的“屠宰场”,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成长、奋斗的幸福和快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生命个性,语文阅读教学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丰富生命人文素养的作用。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终究是低效的,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与目标。生命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把每一堂课上到学生心上,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所展开的生命世界中去,体验课文人物命运经历,体会人物的悲喜人生,让学生同作者及其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激发阅读高潮,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教学改革下,人们更多的是认识到教学生活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却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生命价值的彰显。生命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认识到教学对学生的生命意蕴的同时,也重视对教师自我生命的关注与关怀。构建起生命化的课堂阅读教学,师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就会感到精神充实,教师就会展示出个人的教育智慧,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爆发出更多的高潮。
4、精心设计,努力结合好学生的兴奋点
教学高潮的设计不能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有些设计或许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说认为可以引发高潮,可是放到学生面前却声息全无,激不起他们评说与表达的愿望。问题出在我们的设计没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不想参与、懒得参与,从而让教师的自以为美妙的设计成为了一个败笔。抓兴奋点首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紧相连。最后,要设计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敢于表达的活动。此外,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含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这样学生一定会各抒己见,课堂上定会出现争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阅读高潮非常必要,也很重要。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更多的表现表式,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就会增加更多阅读高潮,收到好的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