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作者: 邹浙飞

一、结合可探究的教学情境,形成明确的探究式学习目标

探究式学习一般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样他们就更容易对一些问题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情境创设中,一般来说,教师都需要适当的引出一定的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恰好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一般来说,问题的提出要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否则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去进行问题的探究,他们找不到任何的思路,也便没有了探究的欲望,也会感到深深的受挫感。如果教师的问题提出的时候,能够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产生矛盾,引起冲突,那么学生一探究竟的想法会更加的强烈,他们可能会通过拿起书本甚至去询问老师和家长,有的同学甚至到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答案,因此,教师在打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采用这样的方法,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一般来说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读精读,让学生在较深的层次产生疑问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用探究式学习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就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当他们善于质疑,善于寻找不同的角度质疑。他们就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产生疑问,进而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的想法,让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自己想到的,这是一个主观的想法。

三、教师要善于用探究式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

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准备探究式学习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准备的每一堂课程中,都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启发。探究式学习要在一定的探究式问题的引导之下去完成, 所以教师的探究式问题要如何设定呢?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紧密围绕课文来进行问题的设置,课文讲授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挖掘出来,有哪些地方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哪些地方可以往深层次去深入挖掘, 这些教师都要合理分配,处理得当。

总之,在整个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调整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式,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