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 韩晓燕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教师的教,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大多数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严重脱节。“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效率,增强课堂实效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新的教学观反映到教学模式的发展中,就导致了由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教的教学模式变化为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研究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

“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功能:首先,“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效率;其次,“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学习,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变化为学生;再次,“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做、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

(2)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自己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讨论提出的解决方法,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4)在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和指导;

(5)对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总结得到的问题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形成科学的、完整的课堂评价。

运用“做、学、教、评”课堂模式的实践效果:

1、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模式的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等手段,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组讨论,较好地解决了预习中的问题和疑惑,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模式的实践,学生课堂学习从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渐变为主动探究。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提出问题、动脑思考问题,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自己解决问题,课堂效果明显改善。

3、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模式的实践,教师的教课从以前的“满堂灌”变为现在的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师生互动、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教育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4、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模式的实践,教学过程最后的总结评价也丰富和多样化。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先进行个人总结,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最后做点评。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始终,巩固和加深对知识体系的思考和理解,促进学习质量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