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作者: 韩丽一、思维导图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思维导图使学生的学习告别了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和枯燥乏味。思维导图的利用是知识和思维过程图形化,有利于学习者梳理、归纳,将新词汇纳入到已经掌握词汇的知识结构中,加速学习过程;因为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联想丰富、发散性的特点,所以有助于学生将词汇模块化,利于词汇组合、词汇联想,增强词汇记忆效果,并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的高级思维模式,从而获得愉悦的认知体验。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教材的每一个模块或单元更是有着明确的主题。教师可以按照词汇的表达范围、表达主题、表达功能,使用主题、使用范围及使用功能帮助学生融合词汇,找到主题词,并通过思维导图将与主题词有关的词汇联系成记忆的网络结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其在字典中的用法信息, 形成结构清晰、明确的词汇框架, 不仅可以节省学习词汇的时间、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 更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健康”是高中教学的主题之一,围绕节日这一主题学生们要掌握有关健康方式及与健康有关众多词汇。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将这一主题下的相关词汇形成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住与关键词“健康”有联系的所有英语词汇,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增强词汇学习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围绕主题的思维导图改善了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提高了词汇记忆的效率,使学生在词汇知识的回顾和提炼过程中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
然而学生们能够掌握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却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具体语境下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特别是一些单词同时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对比记忆、有利于学习该词的常见搭配及习惯用语,实现词汇的最佳学习效果。例如,“cover”这个单词,既可以作为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中,而不同语言场合中该词的含义差别很大。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反思
实践表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易学、有用的学习工具。
我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有益的教学技能应该得到坚持地实践、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整理和记忆能力都有显著帮助,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并达成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