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申小兰“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从本质上理解是唤醒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自觉管理行为。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性格发育特点和青春期逆反心理,强调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潜在动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好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能使学生趋于完美,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柔性管理模式成为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管理方式,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此,笔者就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作了一定的实践与研究。
一、树立柔性管理理念
要将柔性管理应用于班主任工作中, 班主任首先应该树立起柔性管理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与学生更加顺畅的交流, 使学生参与各项事关班级的重大决策,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在奖学金助学金评选过程中,让班级同学参与其中,事先准备大小一样的纸片,每人将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写在纸上,然后由班委负责收齐统计,这一过程必须是公开透明的,最后公布结果。这一方法也适用于评选班长、学习委员等职位的过程中。因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更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通过这样的柔性管理模式,学生会对决策结果产生认同感, 对于选举产生的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有着充分的信任感,从而更好地服从于班级管理。
二、营造宽松班级氛围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开展柔性班级管理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氛围,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环境,一方面,班主任在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上要遵循民主公开的选拔方式,有竞选意愿的学生可以自行竞选候选人,学生则投票自己满意的人选作为班干部, 这样的民主竞选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认知特征等确定班会主题。在主题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讨论交流等途径深化学生认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三、真诚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只有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理解到柔性管理的真正内涵。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指责处罚。如发现学生早恋,可以将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从朋友的角度谈起,询问学生的家庭状况。当了解到学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失亲情而早恋,班主任就应该更多地让他体会到关心的感觉,对其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关注,在适当时机向他阐明早恋的坏处,使其将重心转移到学习上来。通过这样的柔性管理模式,班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能充分融入其中,感受到别人的真诚,并且反过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想要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优势和作用,不仅需要班主任提高管理效率,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邀请学生参与制定管理制度,相对于老师制定的策略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护,也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班级管理,使策略实施更具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制作更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制度。首先可以集思广意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老师提出相应的管理制度,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系统的整理,在班级内进行无署名公示,在面对不一致的意见时,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做出决定。这样既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班级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在班级管理中自身发挥的重要作用,才会更能够恪尽职守,减少错误的发生。
五、把握学生惩戒尺度
初中班主任的配置中大多采用随班制,班主任更加的了解学生,有利于班主任和学生相处融洽,推动班主任更好的开展工作,但由于一些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产生过隔阂没有及时化解, 会更加的加深彼此间的误会,造成不可化解的后果。故,针对此类问题,班主任应更加合理的掌握其中的度,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不应一味的自己制定班级规则,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制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班级规则, 并将这些规则及时细化,做到有据可依。在制定严格的班级规则时,应注意人性化的体现。促使这些严厉的规则中采用柔性管理原则。例如,教师在惩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在开学时都有100,做了错误的事情减分,做了好的事情加分,在外力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这种人性化的班级规则,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大大的改观,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柔性政策。
六、体现民主管理原则
素质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大的体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在班级管理中体现民主性原则。由于初中生的身体、心理等特点造成他们在组织与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异常突出,因此,班主任应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和自主性。针对班级管理的民主性,班主任可以适当地进行分层管理,例如,选出班级管理者--班长,学习带头者--学习委员等,放手管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班级当中,通过这种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原则, 更好的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自控能力等综合能力。
总之,无论是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初中生学习及心理特点来看,柔性管理模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应当合理地运用这一模式,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