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张坤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为了保障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成效,教师需要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游戏, 让小学生能够在玩乐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 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成长初期就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为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其教学效果深受重视。而鉴于小学生天性爱玩闹,融入体育游戏就成了小学体育教师的常用手段之一。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开展体育游戏则很好的迎合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的体育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喜爱之情也随之增加,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还能够利用体育游戏来放松学生的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相较于机械的练习,体育游戏显然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耐力、速度和体能等素质,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游戏活动来提高小学生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增强小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环节的有效应用

课前的准备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只是传统的课前准备活动大多以慢跑、定位操等方式进行,形式比较单一且过程也比较枯燥,并不利于学生天性的释放和兴趣的激发。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尝试应用体育游戏来开展准备环节,让学生在玩乐中伸展肌肉关节,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运动的准备。

(二)体育游戏在训练环节的有效应用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心学习,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身体素质普遍较弱。所以,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 加强对小学生体能、耐力、速度和反应等的训练至关重要,而为了防止学生在机械的反复练习中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就可以结合训练内容,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训练游戏, 借此来加强小学生在体育训练环节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运动技巧和动作要领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游戏。如将学生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运球接力赛, 要求学生以标准的运球姿势往返于目标地之间,并将球传递给下一名学生,传至最后一名小组成员时,则需要将篮球顺利投入球框中,游戏结束,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还要就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让学生在合作游戏中加强训练效果。

(三)体育游戏在整理环节的有效应用

整理放松环节是体育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渐放松紧张的心态和紧绷的肌肉状态,缓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疲劳感。而鉴于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师所采取的整理放松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能够达到的放松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态,设计一些低难度、低负荷的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活动带来的愉悦体验来达到放松学生身心的目的。

结语

结语:总之,在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是非常契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其灵活融入到课前准备、体育训练和整理活动等环节,积极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小学体育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