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觉学生害怕作文的问题
作者: 刘媛媛学生为什么害怕中文?作为从事一线教师的我,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心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觉得没有材料写的”居多,占调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二,“感到有材料写不出来的”占百分之四十一,这说明“言之无物”“有物不能言”是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心理障碍。要解决觉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抓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两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帮助学生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帮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的浪花,采撷写作的素材,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生活观察,不必受任何事物的制约。如在街道上,让他们看看、说说路边的树(从树干、树枝到树叶);在公园里,让他们看看、说说晨练的人们(从老人、中年人到青少年);在新村,让他们看看、说说周围的环境(从民居楼到小花园)。公园里,车厢内,街道旁……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场所,周围整个世界都应作为学习语言的课堂。2.观察要有目的性,杜绝盲目性。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事先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学生明确了目的,有利于将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不至于无从下手。如:观察植物,就要让学生清楚需要观察植物的干、茎、叶花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活动,就要注意活动的过程;观察人物,就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神态等。3.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容易犯次序混乱的毛病,观察顺序杂乱无章,观察点任意跳跃。这样观察写出的文章,当然也是没有章法,次序混乱,逻辑不清。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一定的观察顺序。如:写景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法,一时间为顺序观察,或以路线顺序观察;写静物可有整体到部分,再有部分到整体观察;写动物,可先按从头到身子的顺序观察外形,然后再观察其生活习性。4.观察时抓住重点。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观察时不突出重点,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结果什么也没观察具体,对什么也没深刻印象写出来必定流于空乏,了无生气。5.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归类整理,将“源”建“库”,是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集中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机构,以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信手拈来”。6.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进而强化学生对生活原型的在认识。
二.引导学生从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言”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阅读中寻找乐趣,从阅读中感受语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呢?
1.要给学生制造一个图书角落。教师要要求学生到书店、图书馆、书展去,让他们去接触书本,去感受书本。学校也要把源源不断的新书充实到教室、阅览室、图书馆,让学校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形成学校读书的氛围。2.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别读物。如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的优秀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上受到启迪;比较实用的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为学生的习作做准备材料。3.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报纸、杂志、广告纸、说明书等的习惯,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阅读随时积累。4.要学生制作阅读卡。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批注或思想。
总之,学生有了语言的积累,有了上生活的积累,作文的意识得到了充分发展,那么作文那也就不再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