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作者: 蒋定彬

情境是运用学科内容、执行任务、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平台。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具体生动的场景,把课本中的知识点科学地融入到所创建的情景中,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知识,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应力求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提供综合的视点,提升综合能力。”“要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多种课内外探究活动设计,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知识理论性强、学生理解接受能力低、教师施教难度大等显著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把情境教学和高中思想政治进行有效结合,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改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率,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笔者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予以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好地对政治知识的进行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教师应当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得学生能够找到问题和知识点当中的关键点,之后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加强认知。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基础,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课时,我们没必要让学生去死背硬记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而是应该巧妙借助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来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知识,我们国家的经济是什么体制?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在哪?优势又有那些?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实行这种经济体制?这样的体制又是否与社会主义体制相矛盾?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深入对这一知识的思考与研究,通过对比思考以及老师的辅助解惑,最终彻底搞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与内涵,同时也让学生能对这一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印象,能够抓住政治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生活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倡“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但是,如何将抽象的政治知识生活化是教师上课时普遍所面临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将课本知识隔绝与生活之外,那么课本知识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巧妙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将课本知识进行生活化的演绎,学生便会发现政治知识其实和生活密切相关,他们最初由于不了解所产生的对政治知识点的疏离感和畏难情绪也会慢慢减弱,从而增加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时,关于传统习俗的继承,教师便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清明节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模拟清明扫墓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好相关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境表演如何清明扫墓。具体进行生活情境表演时,有专门一名学生负责念清明扫墓的引导词,另外两名学生手持扫把认真表演扫墓,同时还有同学专门进行敬献鲜花。此外,还可以增加配乐诗朗诵关于清明节的有关诗句这一环节。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做到寓教于乐,政治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最终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互动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既需关注与学生的沟通,也应积极引导生生间的互动,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促进学生共同学习、更好发展。为此,教师应创设互动情境,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进而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完成对政治知识的深度学习。例如,教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课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辩论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与对西方国家的了解,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发表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看法。正方代表立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适合中国国情发表论述,反方则需围绕西方多党轮流执政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又如,教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一单元时,教师要以情境教学促进原理、概念性内容的施教,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增强对创新的理解,明白创新既是时代进步、民族发展的驱动力,也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在此,教师可举华为的例子,促使学生崇尚创新、追求创新。

四、创设实践情境

政治课程的开设目的,不只是要学生理解基础政治理论,还要让学生形成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并强化公共参与意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通过模拟真实的政治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在课堂上先为学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任职时间、权利”等内容,让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有一个基本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引导学生模拟选出“人大代表”,让学生基于实践的方式,对人大代表的选举形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组织被选举出的“人大代表”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让学生针对班级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生成讨论的结果,使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流程,逐步完成知识的内化。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很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它可以有很多种呈现方式,但都应该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提高政治课程实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