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作者: 张国勇摘要:“双减”政策下设计有针对性的生活化、多层次、趣味化、弹性化的物理作业,能让每一位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双减”背景下为了落实通知精神,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课后作业,达到巩固新知、应用新知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一、设计生活化物理作业,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作业是我们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手段,教师可以依托生活情境设计生活化物理作业。设计作业时,可以把问题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在完成生活化物理作业时,会感觉到问题既熟悉又亲切,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解决问题。在解决这种具有生活化物理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洞察力,从而提出更多的物理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例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中“如何加快液体蒸发”的作业设计如下:
1.在地板上同时擦上三块水迹,第1块让其自然蒸发,第2块和第3块同时用两个相同的电吹风分别用冷风档和热风档吹,试试看,那块水迹干得最快?为什么?
2.把相同的两张手帕洗后拧干,一条晾在教室门背后,另一条晾在通风向阳处,并同时在这两处挂上温度计,哪处的手帕干得更快?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紧扣生活实践,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积累了生活经验。要能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物理教师应该创造性设计更多类似生活化的物理作业,比如,学习“电能与电功率”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能表和计时器测算家用电水壶的实际功率,并与铭牌上标注的额定功率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不一致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对电能与电功率的认识,加强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多层次物理作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落实减负增效,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物理作业。 设计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因素,多层次地设计作业,设置巩固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必做题和适当拓展的选做题。让弱势学生也有可行性的作业目标,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创造自我提高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我们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体现核心素养的一些作业,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反对绝对的固定的答案。
比如在作业设计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基础的相对比较容易,在关心弱势学生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巩固学习的保障;发展性作业略有坡度,给中等学生思考的空间;创造性作业比较难,引领优秀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作业,在提高和发挥中上等学生水平的基础上,更能消除弱势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激发作业欲望,树立完成作业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乐音的三个特征”时,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设计基础题,考查基本知识点及运用;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声乐知识,对生活中某一声音现象进行解释;针对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某一问题,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物理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能提高学生亲近物理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大胆模拟生活情节,让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参与实践.从而学得轻松,学得实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诱导学生完成,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这样利用有趣的生活场景,引出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探究,学生自然对物理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物理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可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趣的探究性作业,多自主开发这类作业,既能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又能提高作业设计的效果。
四、设计弹性化物理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就要设计弹性作业。设计弹性作业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因材施教”,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弹性作业要弹性处理,即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不做统一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做硬性要求。
物理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物理弹性作业。物理学科的内容分为力、热、声、光、电,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层次,比如,有的学生对声这个模块的知识非常感兴趣,那么在课堂表现当中,他就能够积极地听讲,物理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物理教师可以为这类学生设计一些拔高类的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物理能力。有的学生对电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但是对声方面的知识容易混淆,所以物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弹性作业,使学生可以将自身优点和潜在能力发挥出来,以充分地学习热情来促进其他模块的学习。让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物理作业设计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地体现出来。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不但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