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树丰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旧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本人主要探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应试教育对小学教育的深远影响,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讲解,长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失去兴趣,由于课堂效果不理想而导致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抗拒逃避的心理。这样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新课改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别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并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内容的结构变化

(一)内容结构化体现了学习内容的整体性

小学学段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通过主题整合的方式呈现,体现了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主题结构化的统一整合,将内容整合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部分。

(二)内容结构化反映学科本质的一致性

内容结构化通过主题的重组不仅体现了内容的整体性,还反映了学科本质的一致性。

(三)内容结构化表现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内容各学习主题是以义务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被安排在四个学段。不同的学段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在“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段目标”上体现出不同。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当前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不强,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些小学的教学条件仍比较落后,或者教师年龄偏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经验,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使课堂氛围过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从而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缺乏以人为本

新课改模式背景下,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创新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加强对新课改的研究并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体现与方法,但在实际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部分学生在小学过程中对于数学的学习进度及过程接收是比较慢的,尤其是低部的学生,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小学数学教师可能会有目的地进行分层教学,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以下隐性的因素,从而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教学方法缺乏多元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对小学数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元化,尽管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小数数学老师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投影的教学方法,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仍不强。如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以老师为主导作用,并不注重将教学游戏化、教学合作化、教学互动融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

三、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策略的应用

(一)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教学中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要重视发挥教师、学生的课堂作用,重视课堂的融合性、互动性及渗透性、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做”的关系。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通过转变角色,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现、分析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互动探究,使数学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

在实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实施,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设计问题以及课堂互动环节要以学生的个体不同为主导进行分层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特点,课堂的有趣化以及教师鼓励对其极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教师要将自主学习和互动探究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学生既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自主整合学过的知识,通过正面的鼓励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小组之间通过抢答形式等方式进行回答问题,再统计小组总分,最后得出获奖组一、二、三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特别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使得数学课堂效果特别好。

(三)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创新,将已有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融合。

1. 教学方法融入现代化技术、多媒体平台的使用,能将数学图形以及课堂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例如运用多媒体有效地进行图形变换的教学,在讲授“平移与旋转”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而言,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浓厚的阶段,通过图形的不段变换,使教学更加生动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我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生活中一些平移与旋转现象,出示升旗礼时候,国旗缓缓上升的小视频、商场坐电梯,电梯缓缓上升的小视频以及风扇转动的小视频等,让学生区分开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在正式进行教学时,我在多媒体又出示了汽车行驶的动画,学生通过有趣的动画,明白了汽车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的直线运动叫平移,汽车轮子绕轴点运动的过程叫做旋转,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原来实物不容易展示的部分通过多媒体,以有趣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学生观察上的难度,更加容易直观的掌握知识点,生动有趣的课堂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课堂知识点感兴趣,从而在课题学习上能够表现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教学方法融入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将其创设一个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知识。例如在学习对称这一知识点时,生活当中处处有“对称”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教室场景里出现的对称情况,像黑板、课桌、门等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室里面的笤帚等不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更形象的通过观察,提高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3. 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年龄小,活跃好动,精力充沛,尤其是低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时间40分钟比较难坐得住,如果出现满堂灌的情况,可能会适得其反。再者,由于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相同的数学重难点学完以后,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后,仍有一些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如果没有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畏难心里,从而影响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完善与优化,在这过程中,教师不再局限于作业上的评价,而在言语上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和鼓励,形成正面的鼓励,对其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分段评价,及时评价,增强其学习数学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有正面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改革的背景下,要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需要一线的数学教师对教学理念进行适当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设计问题环节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从而实现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卫茜.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知识文库,2022(09):67-69.

[2] 张婧.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新课程,2022(03):62-63.

[3] 尚金锁.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读写算,2021(14):1-2.

[4] 漆跻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天津教育,2021(09):110-111.

[5] 陈月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63.

[6] 周小丽.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J].启迪与智慧(中),2020(06):38.

[7] 李慧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18.

[8] 闫文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才智,2018(32):102.

[9] 李芳. 2022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2:360-363.DOI:10.26914/c.cnkihy.2022.03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