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巧妙整合
作者: 何召文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而教师作为我国教育队伍的主力军,研究他们在学科教学整合中如何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研究各种文献和调查结果中分析得出,教师们在整合运用过程中会遇到观念性、技能性、保障条件等方面的障碍和困难,特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信心
决定教师投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在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信心水平。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学生对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的态度和预期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恐惧,教师们非常担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不会使用信息设备,“出现故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和“不理解信息技术术语和其提供的信息”,从而不愿意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针对这一点,应加强对教师们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运用的信心。另外,让教师们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学科整合的内涵,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更不止是表面的作秀,而是一种可以大大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二、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巧妙有效整合为主题,设计系统化培训
为了获得基础的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们需要合适的培训。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高质量的培训可以让教师们更有效的在学科教学中巧妙应用信息技术。为了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学科教学,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出发,设计系统化的完整培训。在设计培训之前,要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全面考查和分析,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
1.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从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来说,他们期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培训。但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有良好的参加培训的愿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接受有意义的关于有效整合的培训。”在这方面学校领导应多动脑筋,如何在保障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2.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技能是增强教师有效整合的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
3.加强教学方法的培训。一般来说,培训形式不合适往往导致教师低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当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获得一定的培训经验后,这时候面对的则是不知道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管理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所以仅仅关注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教学方法培训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作为教学方法的培训者,不仅仅要具备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方法应用的相关因素与信息技术的管理联系起来。并且要从具体学科出发,提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具体应用的优秀案例和经验。
4.持续的自我提升。除了以上层次的外在培训之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与有效整合教学素养的不断自我提升是系统培训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其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即当不再提供外在培训的时候,教师们依然能够不断寻找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支持性环境的整体构建
能够让教师们真正愿意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活动并巧妙运用,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支持,而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不懈努力。
1.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硬件设备搭配合理,功能齐全,软件资源要坚持适用性;二是硬件的兼容性较好,可供随时升级更新;三是注重从学校整体出发,全方位考虑设备和资源的可用、易用性,功能发挥的广泛性;四是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设备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技术问题是教师们进行有效巧妙整合的一大障碍,这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技术支持人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界定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职责并科学合理地考核与评价,使他们能够安心和敬业地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应用信息技术服务。
以上所列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巧妙有效整合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教师巧妙有效整合的保障因素。正如文中所提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教师们所遇到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也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我们要继续追踪研究的问题。只有坚持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逐步解决问题的原则,相信能够巧妙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师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