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
作者: 薛林峰 常宏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其在运动前期和后期颁布了两部文献,对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两部文献又有哪些区别呢?本文试图从其内容、作用等方面作以探讨。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满足农民土地愿望、调动农民积极性而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而《资政新篇》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而推行的施政方针。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基本内容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与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它的中心和重点是解决“耕者有其田”的问题,打破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团结广大农民,巩固自己的新政权。《资政新篇》在内容上分为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部分,这四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用人察失类、风风类、刑刑类三部分的论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资政新篇》的主要部分集中在法法类,所有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的各项立法和政策都集中在这一类。《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个性质不同的纲领性文献,二者在政治政策上的内容截然不同。
前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太平天国主张建立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乡官制度。在这一主张的基础上,《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政治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的等级制、集权制和世袭制。而《资政新篇》则具备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洪仁歼力图效法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尝试,他希望通过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来振兴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建立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乡官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政治方面的主张是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即乡官制度。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分为省、郡、县三级。其中,县设监军,郡设总制,省多由中央任命压相、检点、指挥等职官员担任。
在这种模式下,郡、县长官大多数是由中央来任命,县以下的基层政权按太平编制把全体农民组织起来,以五家为伍,设伍长五伍为两,设两司马四两为卒,设卒长五卒为旅,设旅帅五旅为师,设师帅五师为军,设军帅。这样,一个军帅共统管家。从两司马至军帅的各级长官,都由本乡人充任,所以称为“乡官”。乡官都由本地人公举或者上级委派。《天朝田亩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乡官的职责范围平时管理民政,督促农民从事农副业生产,“耕田奉尚”如遇有战事发生,则每家出一人当兵,“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军既是地方基层政权,又是军事组织乡官既是行政官吏,又是军事指挥官。这种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乡官制度,体现了太平天国“寓兵于农”的重要思想。
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强调“凡一军一切生死黝险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压相。承相察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反映出了太平天国鲜明的封建等级制、集权制制和世袭制,这是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性质日益封建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天朝田亩制度》对选官制度作了一定的规定,“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凡天下诸官,三年一升贬,以示天朝之公”,“凡保升奏贬所列贤迹恶迹,总要有凭据方为实也。”虽说它的民主范围非常有限,不过它对发动群众、巩固政权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1859年洪仁玕撰写的《资政新篇》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洪仁玕为了振兴太平天国,积极效法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先进制度。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热情讴歌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治改革方案。他认为,英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的“最强之邦”,关键是由于“法善”的缘故。在论述美国政治体制的时候己经触及到民选国家官吏和公议国家大事的问题。洪仁玕建议举办新闻纸和意见箱,这样可以发挥民众公议和监督朝政的作用,同时在各省设立“不受众官节制”,类似西方监察机关的“新闻馆”,而且“准卖新闻篇”。这样可以收到一些有利的效果一是有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上下情通,中无奎塞弄弊者”二是“以报实事常变,物价低昂”,沟通传播商业信息,以便“商贾览之,得以通有无。”“本处刊卖,则每日一篇,远者一礼拜一篇,越省则一月一卷,注明某处某月日刊刻,该钱若干,以便远近来买。”新闻馆要根据发行地区距离远近来确定新闻篇出版发行的日期和方式。
同时,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权威性,要求“只须写实,勿着一字浮文”。对“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新闻馆也准予私营,“准富民纳铜,察明而设,”这种主张和后来早期维新派提出的“唯君民共主,上下情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的思想及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所提出的“变君民隔绝”为“君民一体”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初步具有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性质。
由此可见,《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实行乡官制度,由乡官负责征收各种赋税、管理各种诉讼事件,打击土豪劣绅,率领乡兵协助太平军作战和侦察,教育群众,组织生产,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问题。而《资政新篇》在政治上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治改革方案,积极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还主张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但是,太平天国政权并不具备实施《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它们都没有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期得到完全贯彻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