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快乐读书吧”,落实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作者: 杨碧青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统编教材更是在编排中课外阅读教材体制的“快乐读书吧”板块,而且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旨在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以及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说,“快乐读书吧”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完善和延伸。而“快乐读书吧”作为新增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获得更多课外阅读的素材,又可以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富足,在趣味的阅读活动中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区域,快乐阅读。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课内外阅读   有效衔接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它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和补充。但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意识,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课余时间虽会捧书阅读,但大部分流于形式,仅为完成老师的任务、为考试而读,这样的阅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未有立竿见影之效。教师思想是也意识到课外阅读很重要,但在方法的引导上略显单一,未能活用教材,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课内外阅读的良好衔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找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最佳衔接点,以“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服务课内”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迁移课外,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享受“悦读”的乐趣。在新课改视域下,充分挖掘“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的编排特点,寻径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搭建课内外阅读桥梁的衔接点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就浅谈我是如何借助“快乐读书吧”来落实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的点滴做法:

一、借助“快乐读书吧”为衔接点,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从学生阅读方面来讲,倘若学生在阅读时仅仅做到了泛而不精,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就会深陷阅读困境无法掌握阅读技巧,进而不能让学生拥有好的阅读习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来,教学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探寻衔接点,为学生开展专题阅读活动,以一篇带一类的阅读,以活化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可以自觉地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从而逐渐感知到学习阅读知识的益处与乐趣,为提高自身综合语文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借助“快乐读书吧”为契合点,构建良好阅读环境

1.以班级为阵营,构建良好阅读环境

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说非常重要的。教师可充分挖掘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资源,推荐本学期课外阅读的书目,借助“泡泡提示”,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各年段“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看书时,要关注书的封面、书名、作者、目录没、等相关信息,借此契机,在班级里创建图书角,并制定班级阅读公约,教育学生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引导班里孩子共读一本书,利用同伴群体的约束力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书的世界是有趣的,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阅读分享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师生共读及生生共读的阅读激励体系。在阅读交流形式上,可以采用举办班级故事会、表演课本剧、举办读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内阅读成果展示,进而推进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打破课内文体局限性;还可以拓展课外作品展示、专题成果展示活动等活动。这些都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和生生交流,学生从活动中实现阅读思考的碰撞,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以家庭为媒介,创造舒心阅读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庭中创造舒心的阅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教师根据“快乐读书”中书目,可定期给家长推荐书目,让家长给孩子添置,在家里给孩子创建固定的阅读角,尽量让孩子随时随地可以有书籍阅读。趁热打铁,教师借助“快乐读书吧”内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定期在班级开展亲子共读打卡活动,在家里,让大人每天利用30分钟,陪孩子一起共读。

三、以“快乐读书吧”为激发点,增强学生阅读自信

学生的阅读兴趣悄然养成后,教师借助教材内容,为学生搭建分享阅读的平台,增强阅读自信。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六上“快乐读书吧”中《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时,先通过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阅读整本书内容,两个星期了后,利用早读课最后3分钟,班内学生按座号轮流上台分享近期看的故事梗概或心得体会,让学生又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享受阅读乐趣。另外还可以开展读书小报、绘制思维导图评比等活动,一方面加深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收获知识,另一方面,对获奖的学生,颁发小奖品,以资鼓励,让他们享受阅读带来的自信,相信阅读兴趣也会愈渐浓厚。

四、以“快乐读书吧”为调动点,实现学生快乐阅读

读书是可以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并且调动全身心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应该尽可能将文章中的兴趣点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的体验,由此,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持续进行读书行为。教师甚至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课堂上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能够深入阅读,并且带着目的和任务进行阅读,最终从阅读的资料和书本中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和论据。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实现乐学的状态。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凸显“快乐”,必须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都是在大人、老师的引导下爱上读书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趣味性,要精心组织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阅读形式也不拘泥于课堂。比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和《读读童谣和儿歌》就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亲子读、拍手读、做动作度读、成立读书打卡群、读书卡等,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比赛,评选阅读小明星,让学生感受不同阅读形式的乐趣,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结束语:统编教材对“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的应用,推动了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深度变革,而且对于学生阅读整体能力的提高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将课内阅读与“快乐读书吧”之间实现了深度融合,构建了课内课外阅读的无缝衔接,从课内到课外形成一套阅读体系,让学生真正从课内迁移课外,由课外联动课内,定会促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