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陈晶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指出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分析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提出了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如设计艺术性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批评等。最后从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关键词】美育小学劳动技术教学渗透审美能力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艺术,劳动创造了美。”这就为劳动教学渗透美育提供了依据。
一、挖掘和利用小学劳动技术教材中的美是渗透美育的前提
小学劳动技术课教材中蕴含着充足的美育素材,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就能够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很好地渗透美育。
(一)对称美
纸工单元的对称图形,各色各样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了解到对称图形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剪窗花中的各种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折纸方法可以呈现不同美丽的图案。
(二)实践美
在泥工单元安排很多泥塑作品的欣赏——小刺猬、梅花鹿、小蜻蜓、玉米、玫瑰花等。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美丽的作品指导学生探究制作方法、制作步骤,总结制作标准,研究教材的同时进行美育渗透。
(三)组合的美
在金工单元有《食品雕刻模具刀的制作》一课,教材中设计了几种模具刀的造型,还把这几种简单形状组合使用或者进行大小修改,能设计雕刻出各种造型新颖的精美食品。
二、遵循美育特点、科学组织教学是小学劳动技术教学渗透美育的关键
(一)情境引入,欣赏美
在教学中,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和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是美育情感特点的外在表现。如教学《剪窗花》一课,为了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窗花吗?”“喜欢”“马上就要到春节了,你们想不想设计一些好看的窗花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增添喜庆的气氛呢?”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出各式各样的窗花。漂亮、新颖的窗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教师请学生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想法,学生兴趣很浓,问:“同学们,像这样的窗花,你们也可以剪出来,大家想试试吗?”这一问,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情境引入,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二)自主探究,创造美
在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过程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注重培养设计能力,能够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设计可以是口头设计,也可以是画设计图。例如,教学六年级《茶杯垫》一课时,教师出示三根木条,问:“谁来说一说,如何用这三根木条来制作一个茶杯垫?请把你的设计思路或设计图画出来。”同学们设计的茶杯垫就跃然纸上。有的制作成十字扣茶杯垫,使用小手工锯割出凹槽;有的摆成一个工字进行粘接;有的把它们锯成两段,用胶水粘接起来。设计样式各不相同,充分展现出同学们的设计想法。在自己设计、互相交流、完善思路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教师巧妙指导,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设计的作品都非常美观。
(三)小组合作,感受美
小组合作是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不仅速度较快,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制作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如在《编鞭炮》一课,在教会学生编制一挂小鞭炮的方法后,教师设计小组合作的环节,每个人编制一挂小鞭炮,然后把大家的作品再连接到一起。很快,每个小组就完成了一挂小鞭炮,当同学们看到美丽的作品时,更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
三、延伸劳动教育,校内校外相结合是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然要求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劳动教学之中,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在课外延伸中也应有体现。劳动技术教学的任务不是仅靠一堂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向课外延伸,需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一)向家庭延伸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如清洗餐具、打扫卫生等家庭生活类劳动,栽花种菜、扦插杨柳等生产性劳动),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动手实践,使书本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劳动中,学生接触劳动人民,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学生接触大自然,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二)向社会延伸
组织学生开展服务性的劳动活动,如清理村镇街道上的白色垃圾、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等,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劳动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美好的情操。劳动教育的延伸,促进了劳动教学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劳动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的熏陶下,在服务社会的劳动中塑造美好的心灵。
综上所述,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美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促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些积极的影响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 《互联⽹资源》。教育部印发《⼤中⼩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含各年级劳动内容 ;2020
- 申茹。在“劳动”中播下“美”的种⼦——略谈⼩学劳动教育中美育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2020
- 张磊。美育在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小学教育,2019(5):45-48.
- 王丽。美育与小学劳动 技术教学的融合研究〔J〕.美育研究, 202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