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 周梦娟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潜力。从事乡村教育的我,通过接触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些沉淀。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一、目标
本文将从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融合的思路出发,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题,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结合其中,构建在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二者之间可能实现的融合方式,从而成为小学阶段教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的过程。主要包括三点:自我意识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个人行为习惯。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主题《安慰》和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朋友相处的秘诀》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从自身出发谈一谈自己的行为,并进行评价,最后再做出总结,让他们能养成良好健康的心态,拥有好的人际关系。
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都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有所成。不管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主人公周恩来,还是《铁杵成针》中的主人公李白以及课文中那些名人,他们的成就都决定于自己所拥有的良好的行为。
三、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实践课《我是环保小卫士》,学生可以通过多途径的了解和交流环保的意义,针对身边的环保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就是“我们与环境”,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在周边环境中去发现环境问题,提出对应想法,以及今后如何去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
综合实践课《劳动与种植》,培养学生对劳动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兴趣和意识。在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观察日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种植大蒜去观察大蒜的发芽情况,从中锻炼自己仔细连续观察的能力,也能体会劳动的不易以及收获的喜悦,学会珍惜劳动,热爱生活。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旨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使两者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包含有营造学习环境和培养合作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执行需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讲解一些案例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践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他们与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其融入其中。《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教学时,让他们观察身边的丝瓜、葡萄等攀爬类植物的生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互相合作。合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一直贯穿其中。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小组齐读课文,一起探究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