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 张云 梁锦丽 陈凌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法,从而圆满完成教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一、学习热情的激发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处处都是竞争,也处处都需要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发挥群体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要以小组为中心,不仅要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缺乏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每个学期开学初,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与学习情况选定学习小组长,尽量让各组水平较平均,这样才能更好开展小组学习。确立小组长后,更需要教育他们如何开展讨论、如何协调组内的事、如何总结讨论结果。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由“苦学”变成“乐学”,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可见读书与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学、学中读,通过读书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说来解决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把想表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传达给其他同学。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出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文中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点燃火柴都看见了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时间长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及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如默读、小组内部读,各小组轮流上台分自然段、分角色、男女生配合朗读。最后,在朗读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高涨起来,口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