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 王芳

当前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程目标意识的缺失。教参上抄来的教学目标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检查的人看的;精彩纷呈的活动没有目标的指引,只不过徒增热闹罢了;学生该学到什么,是否学到了完全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去评判;我们还没有讨论想好去哪里,就已经研究怎么去了。漫无目的在知识的海洋航行,学生不迷失方向才怪,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上面的问题。它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没有”。它强调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它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践行,与其说是是教学的改革,更不如说它是教学理念的革新,它与我们提倡的目标教学、分层教学不矛盾,不冲突。具体落实在英语课堂中,认为可以从始于目标、循序设计、以评导学三个方面展开。

一、细化教学目标,统领英语课堂教学 。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科学、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相当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把握。“教学评的一致性”理念下的课堂设计,首先要制订可操作、可评估、低高阶教学目标。

(一)目标要合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要基于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教师通过研读课标,分解教学目标,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即教学目标具体化。例如,九年级unit14SectionA 第一课时的目标  设置过程如下:首先,研读课标,根据课标总体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确定学期目标---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然后细化为单元目标---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并与同伴交流初中的美好生活,最后细化为课时目标---1.能借助图片、图像、情境、拼读规则,会读会写会用重点词汇和短语,:survey, standard, in a row, keyboard, method, instruction,double2.在老师帮助下,会运用句式I remember doing和 I have …描述难忘的初中生活。3.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和绘制思维导图理解2d,并能对2d进行改写。这种流程的设计确保了教学目标与课标的一致性。

(二)目标要合学情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学习习惯、情感因素和接受程度等,找准文本中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针对性。例如在unit14 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对去年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及全民抗疫的深刻记忆这一资源,我设计了运用句式I remember doing描述难忘的初中生活,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契合点来设置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服务,使学习过程轻松活泼,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目标要合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以课本为依据,充分解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思路,梳理教材的重难点。依据教材单元编排体系,确定课型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解读文本,从文本中提炼出能体现序列性、连贯性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具体、可操作,学生做得了,完得成。例如教学对话“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I have ... ”时,教师把“星期和科目”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的例子,把文本当作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的载体,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课堂避免了反复的模仿性朗读和机械操练。课堂中让学生交流自己班级的课程表,讨论自己理想中的课程表,围绕课时目标进行训练和实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优化教学设计,灵动英语课堂教学 。

一节课的成败由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遵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的线路。只有优化了教学设计,才会有灵动的英语课堂。

(一)始于目标――以教学目标引领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指向。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教法,查阅背景资料,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找到结合点,找准切入口,有效开展教学设计。其次,要分析教学目标中暗含的学习结果类型。以单词pen的学习为例,目标是读音,即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结果类型;目标是默写单词,则是机械联想学习;目标是学习词义,则是具体概念教学。因此,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以评为导――以评价任务导向活动设计

评价融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就是安排“评价任务”。指向评价目标的评价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把教、学和教材内容连接起来,教学活动与评价融为一体,教师依据上一个教学活动来调整下一个教学活动。教师要收集和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从中看目标的达成度,及时调控后续的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1.根据音标和教师示范朗读单词。2.观察同伴的异同,并用she is ...than...或者I am...than ...表达。3.根据录音信息,同桌编对话。4.四人一组调查并汇报等。围绕由低阶目标到高阶目标的达成,有层次的推进式设计评价任务,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环环相扣。

(三)循序设计――以评价任务串联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灵动的课堂教学从上课伊始就向学生的学习结果要质量。我们可以用教学评价任务把教学活动串联起来,把教学内容融入到评价之中,将目标语融入到每一个活动之中,优化教学设计,实施流畅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第一课时的对话教学中出现了first,then,after that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汇,语言目标则是运用关联词清晰条理地描述食物的制作过程。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到评价之中,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教师运用 First,then, next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些规范,这为后面语言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重要准备。在上课过程中,反复使用目标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提醒和评价,用评价语串联整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落实一评两测,导向课堂有效学习

“一评”即课堂评价,一目标一落实,一落实一评价,一评价一促进,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进步。“二测”即学习前测与学习后测:前测的主要目的在于测故问新,借以了解学情,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后测主要为整句翻译或篇章理解,考查学生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及延伸迁移的能力,为下阶段学习奠定基础。恰当使用多种评价手段----教师的激励式评价,学生的引导式自我评价,交流式同伴互评,加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助、共赢、良性的生态系统,可以大程度上改变英语教学无目的状态,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而且能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课堂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学校开展了第二轮的教学改革,为我们的教学提升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愿我们都能不负所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