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突出实践

作者: 叶蕾

摘要:在当前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不断提高重视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和举措正在不断创新,我园积极组织幼儿及家长利用好园内外资源环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下获得生活技巧和基础知识。

关键词:社会实践;幼儿;策略

一、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生活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堂,对于幼儿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幼儿的长期教育产生促进作用。社会实践可以通过户外游戏、公益活动等多元化形式开展,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更多进步。幼儿在社会环境中接受社会适应教育,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亲人身边获得更多安全感,从而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促进幼儿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幼儿教学不仅需要幼儿教师着手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还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规划能力方面进行培养的提升。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落实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要根据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分析其性格特征,根据其分析结果向家长介绍和引导的幼儿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二、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顺应幼儿成长需要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当前的教学环境现状,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来帮助幼儿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在正常教学期间,不少家长只是将幼儿园当做“寄放”孩子的场所,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形成客观认识。部分家长虽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受制于自身文化水平及缺乏教育理念,也很难对幼儿形成辅助教育作用。但在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形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家长会、家长群的形式向家长传播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幼儿教育提升的重要性,逐步转变家长观念,促进家长主动和幼儿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幼儿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习活动能力的具体目标。

(二)提高活动效能,突出知识实践效能

在实践形式方式的改革创新方面,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园内的实际情况,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主动学习和引进当前基础教育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实践内容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优化,利用多元的实践方式充分提高幼儿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对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萌娃“趣”买菜》的社会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前往当地农贸市场,设计"菜场里都有什么蔬菜?"、"哪些蔬菜是你喜欢吃的?"、"你想要买什么蔬菜?"、"10元钱可以买哪些蔬菜?”等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采购,在回家后与家长一同进行烹饪。通过充满实践价值与乐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对蔬菜的认识,亲身体验了如何买菜,还能够让幼儿积累关于买菜的生活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体验了爸爸妈妈平时买菜的辛苦和农贸市场工作人员的辛苦,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探索习惯。

(三)强化角色定位,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幼儿的基本性质和需求,将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以“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同时关注他们的认知、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应以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学科内容为素材,设计实践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例如,以幼儿喜爱的户外场景为背景,开展“我和秋天有个约会”户外写生活动,通过绘画、唱歌等活动,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提高自身美术能力和审美素养。

(四)体现幼儿成长,促进幼儿长期发展

即将毕业升学的幼儿往往对于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心和畏惧心理,如果不能有效调节幼儿情绪,对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积极组织社会实践之参观小学的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小学,通过参观课堂学习、课间活动、教学环境等形式,让幼儿对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了初步了解,从而消除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畏惧心理,打消了幼儿的疑惑与好奇。其次,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邀请之前毕业的小学生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通过与哥哥姐姐们的沟通,能够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基本作息、学习内容与幼儿园的差异、需要最遵守哪些基本纪律等内容。通过年级稍长一些的哥哥姐姐的介绍,幼儿不仅能够亲切地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丰富有趣,还能够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初步实现对小学生活概念的建立,促进幼儿对于自身成长的认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开发需遵循学习目标设定与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课程资源整合与应用以及家校互动与沟通策略等原则。目前,幼儿园社会实践设计侧重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实施方式正从教师主导型向启发式教学方法转变,评估和反馈以优化课程。为改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应进一步落实教学教研,提升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优化科学探究教学活动内容,关注幼儿认知、学习和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欣弘.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J]. 中外交流,2019,26(51):340.

[2] 孟艳玲. 浅谈地域资源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 新课程,2020(30):23.

[3] 杨娟. 浅议幼儿社会实践活动[J]. 好家长,2018(70):81.

[4] 马翠荣.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