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李解元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0

内容摘要: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书法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许多素材都可以引入到书法教学中,情境式教学法恰从这一角度出发,以生活情境为润滑剂,将生活情境有效运用于课堂的教学中来。从现阶段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须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书法课堂中,使学生感觉到亲切、熟悉的生动之感。有效的让学生改变对书法课枯燥无味的印象,使学生积极融入到书法教学中来。本文将探究情境式教学法在书法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相关策略,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法   软笔书法   有效性

一、情境式教学法应用于书法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软笔书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传统的教学书法知识点,如笔画的位置、粗细、长短、部件之间的高低等理论知识,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课堂参与度。而情境式教学法的运用,能为学生营造特有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搭建起书法与自然生活的沟通平台,达到身临其境的学习乐趣。一改传统书法教学中那种沉闷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的参与度。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书法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情境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师在教授某个单独笔画时,可以跟生活场景中的某个物象联系起来,可以先通过语言描绘,让学生在脑海中创设情境。通过物象联想法,加深对这书法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使用视觉艺术,进一步将学生想到的场景进行再现,进而联系到学科知识点,学生的想象力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3)提高学生书法欣赏水平,加深内在情感体验。书法审美,是书法学习的重要一环。采用情境式教学法,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现阶段教学出现的“技术主义”现象。书法应有艺术审美与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容,现却被一种“技术主义”的迷茫眼光蒙住心智的现象。情境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书法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而感悟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视觉感与艺术形式的各种表达。将书法艺术置于生活之中,向学生揭示传统文化精华的核心之美,使他们了解书法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奥的哲学关系。通过情境式教学法的应用,从只注重书写的基本技法,转向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导向。在书法教学中创设生动的审美意象、注重内在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认知能力。

二、情境式教学法有效应用于书法课堂教学操作实践

(1)以书法教学内容为根本,营造契合的教学情境。如今的毛笔书法碑帖琳琅满目,有楷书四大家、天下十大行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选择几位书法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品,其中楷书大多数选择《颜勤礼碑》、《九成宫醴泉铭》、行书选择《兰亭集序》等。这些书法作品各具特色,都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模本,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以教材内容为重要依据,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行辅助教学。我们在赏析书法作品时还要注意联系碑帖的历史背景,以及书法家的生平叙事。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碑帖字体结构的布局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举例来说,在教授临摹《兰亭集序》这幅作品时,教师可将整篇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如会稽山、曲水流觞趣事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的场景,给枯燥无味的文字赋予鲜活的生命力,让同学们像穿越千年一样,一起来感受王羲之与好友在会稽山饮酒作诗,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时的欢乐之情,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上台模拟演绎古人流觞曲水的趣事,体验这超越时空的真实感受,从中领悟《兰亭序》书法的三要素,即点画、结构、章法的特别之处。再出示《兰亭序》中“之”字结构的丰富变化,感受这篇天下第一行书的无限魅力。通过提问:为什么《兰亭序》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明朝《永乐大典》主编解缙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犹善布置,所谓曾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也赞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通过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学生更快了解碑帖的文章背景,进一步理解书法作品的内涵。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助益学生的一生。

(2)以生活情景为来源,有效结合生活情景与教学情境。书法的源泉源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无限的想象与创造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将生活情景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善用生活中的片段为切入点抓住关联性,激活汉字活力和生机,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其想象力。

举例来说,在讲授“撇画家族”时,书法教师可以把各类撇画比喻成像我们的手臂一样,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笔画,我们其实都可以用身体的肢体语言有趣的来表达它,引导学生从观察肢体语言的姿态中生成出各种笔画的形式美感。另外,教师还可以把任何一个笔画到一个完整字的生成,让学生上台演示做一做、拼一拼。可见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敢于探究,乐于表现,呈现出互动、有趣的生动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

(三)有效使用音乐元素,创设与之相呼应的教学情境

书法本身的特性,它需要平心静气、不骄不躁的学习氛围。而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境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长非常短,他们往往思想活跃,愿意尝试和探索新鲜事物,喜欢追赶潮流。针对于这一点书法教师可以尝试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在欣赏、临摹整篇作品时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赏心悦耳的音乐情境,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之后要进行的书法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情景式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书法教学的艺术化指导是非常有意义的,书法教学需要立德、践行,它更是一种礼仪。虽然它是一个表象,一个符号,但是它孕孕育了很多美感在里面。在汉字笔画之间,有着丰富多姿的相,既有灵动之美,又有静穆之态。那么书法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思考,不仅仅教学生这笔画如何写,我们还要拓展到这个点,这个横或者这个竖,以点带面的诠释书法本身的那种意象之美。

综上所述,结合上述分析和探究,我们发现设置合理的情境教学模式,能更好的辅助教学,并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出相应的情境选择,最终使得学生真正能够通过情境式教学法加深对于书法学习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未来的书法学习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丹.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目标设置[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

[2] 廖芳红.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读与写,2021(02).

[3]凌士欣.书法趣谈[M].北京:北京档案出版社,2000.

[4]李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口.美术教育研究,2018(8).

[5] 李彬彬.生活美学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5-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