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初中生数学计算高错误率分析与对策
作者: 申丽娜我们必须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纠正和改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但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犯的计算错误也是不同的。
一、具体错误类型分为:
(1)概念模糊。没有准确掌握概念,或概念模糊,而导致解题错误。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要进行计算,首先必须要弄清概念,概念掌握得正确与牢固是减少计算错误的关键。但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笼统,中下段学生不易掌握。如:象开头提到的一题:与()看起来比较相似,但所表示的意义和结果却截然不同,括号中的表示一个数,“—”和“”不能拆开,它表示*,因此结果是正数。而表示的平方的相反数,这里的“—”和“”是两个单独的概念,这“—”表示相反数,而不表示,因此计算结果是负的。如果学生能正确理解“—”号两个不同的表示意义,那么学生对于类似、()的题目就能正确解答,否则就会混淆不清。
(2)法则或公式不清。在教整式乘法公式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常把错做成=,把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混为一谈。常常是左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左边,而右边是平方差公式的右边,说明学生对这两个公式没有明确区别和掌握。因此法则或公式掌握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率。
(3)旧知缺乏。旧知识的积累储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储存信息,更重要的是能从这储存中及时准确地提取信息。在代数计算中,经常需要旧知识的运用(如整、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解方程的步骤依据;分数、分式的通分、约分;分小数的互化等)如果学生对旧知识储存的错误或缺乏旧知,就不能正确地提取储存的信息,造成计算出现差错。
(4)注意分配和“无意错误”产生的误区。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只感知符号本身而很少考虑事物间的联系,因此对那些相近或相似的符号、数据因感知失真而发生错误,这些错误是指学生由于粗心大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脱漏符号、把减法看成加法等错误。
二、对策与实施
从以上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解这些规律的东西,对教师钻研教材、备课有帮助,我们在备课时,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讲解,预先采取教学措施以防止和纠正学生发生这些错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防止错误的发生,一个是错误发生了怎样去纠正它,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的,两者相比,要“防”重于“治”。
(1)理解概念,掌握法则。掌握正确的概念和法则是正确计算的依据。(1)从具体到抽象,讲清概念、法则。学生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杜绝此类错误的产生。(2)引导学生运用法则、性质进行计算。要引导学生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如在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的加减时,开始阶段,要让学生详尽地讲出思考和计算每一步过程的依据。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可要求学生计算时默想计算的每一步依据的法则或性质,边想边算。学生基本掌握法则或性质后,可简化中间的环节进行计算。
(2)着眼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计算高错误率的产生。我们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生计算错误发生之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备课、钻研教材。①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学习中的困难,巧施释疑排难。平时数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收集学生的错题,然后在教学中,对特别要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公式要努力教好,并在适当的教学阶段把两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法则、公式加以对比教学,使学生区别清楚,但不要一开始就比较,应该等学生对两种概念、公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加以对比。②课堂上练习时间要充足,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课堂上要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巡视,特别在学困生旁边多停留,进行个别辅导,让他(她)感觉老师对他(她)的特别关爱,增进师生感情,从而认真做题;教师同时也可掌握本节课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及时纠正。
(3)着力于计算基本功的训练。扎扎实实抓好计算基本功,对防止计算错误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老师可以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几个容易错的计算题,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来个“数学操”;对于一些学困生,每天再可以准备1—2题来随时考查、反馈,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持之以恒。
(4)用心于“作业批改”,及时辅导,对症下药。批改作业必须及时,做到作业当天批改。我坚持一本本子(课后作业用一本本子,当天批改当天发下,用完一本本子后,再换新本子)的做法,学生能够当天知道自己的作业情况,教师自己也可以及时了解今天教学中有哪些缺陷,立即改进。对于个别错误较多又无法独立订正的学生,最好采用面批的方法,一面批改,一面辅导,使学生懂得错误原因及订正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一下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就会发现,不论学习成绩较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大量的错误是由于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因此,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①规范书写。要严格规范书写要求,如数字和符号的书写要正确、工整、清楚,行尾的数不要拆成两瓣。甚至计算的草稿也要顺次写清楚,以便查核。②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在平时练习或考试时,要养成不管是填空题还是简答题,题目必须读两遍,同时把填空题中的关键词圈出来,③及时检查。每算一步时回过头自觉地检查一下,看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好结果后看有没有检验正确与否的方法。老师要做到教会学生每一个计算题的检验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懂得在经济建设中,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差错,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教学中,应该举些实例向学生进行教育,用一些具体材料启发学生认识计算正确无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勤学苦练的学风。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书写格式符合规定以及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