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双减”政策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作者: 黄石流随着“双减”政策相继出台,凸显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重要性,课堂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课堂的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学生来说课堂练习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当一节课的最佳时间过去,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别出心裁地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设计练习要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存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把教学知识改编成故事、通话、谜语、竞赛、游戏等,使学生做练习的主人。例如在上完《10以内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道猜数游戏:杂技团的哈巴狗,细钢丝上排队走,一只走在两只前,一只走在两只后,一只走在两只中,多少小狗你猜猜,不足六七与八九。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练习当中去,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练习效果,使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练习内容的综合性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既要完成新授知识,又要及时地进行巩固,练习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课堂练习更有效呢?我们要注重练习内容的综合性,练习内容的综合性包括基础性练习,针对性练习和扩展性练习。
(1)基础性练习。新课程理论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教学“这体现了教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小学教学中的概念,性质,数学关系,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到,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把握每节课的基础,是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把握基本技能。
(2)针对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认真分析捉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还要善于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者预测学生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加强。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进位,针对这个情况,设计了编程“医生诊病”的游戏,先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找出病状;得数算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错(分析病因:个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然后让学生把竖式改正(开出处方),最后让学生谈一谈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什么?(总结医疗效果: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恰到好处,可以使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扩展性练习。扩展性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法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例如。学生学完表内除法,我设计了( )×( )=24,看似简单,但它是一道一题多解的练习,优秀的学生经过全面的思考一口气说出来多种方法,活像一位小老师,博得了全班的掌声。对于中下生能想出一两个答案来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课堂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联系生活,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机会,展示的舞台。在教学活动课《谁先走》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找找在生活中公平原则的事例,有学生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第一局的发球权由抽签决定。每局比赛结束后,双方都要交换场地,这个规则很公平” 有学生说:“足球比赛前,双方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这样对双方都公平” 有学生说:“我和爸爸玩下棋的游戏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走,这样也公平,即使我输了也不会抵赖。”……把教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倍感亲切,与过去单纯的练习题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的练习兴趣,更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学好教学的自信心。
总之,数学练习奥妙无穷,只要我们认真设计课堂练习,就能开启孩子们的心智,就能激发孩子们充满灵性的创造,课堂练习在学习中就能发挥最大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