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方法 沉着应考

作者: 娄雪

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是统考科目,需要学生具备道德与法治思维、熟悉出题方式、背诵常识、掌握做题方法等,本文章主要是笔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总结与呈现。

一、全面客观识课程

道德与法治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也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我们应从思想上对该课程有一个新认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现实生活性与生动性。全面客观的看待道德与法治学科,拉近与现实的距离,切身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二、稳打稳扎背知识

记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快速背诵知识点呢?从点开始,由某一个知识点到本课知识点,再到本单元知识点,层层递进,设计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每天花费5分钟的时间,根据框架去回忆具体知识点。最终根据思维导图,以单元为树干,为树干添上知识的绿叶。

具体背诵知识点时,切记勿死记硬背,背的慢忘得快。要学会先去“读”,有感情有理解的读,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穿针引线,将知识点连起来,达到背诵的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通过现实联想法,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情景,拉近知识与现实的距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三、提前预热掌题型

道德与法治试题分为选择题与材料题。要想在选择题上拿到较高的分数,必须保速保质的完成,可以采用三看两法的原则。①看寻题中关键词,迅速锁定材料讲的是什么内容。②选项看正或反,注意选项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选项体现了某个观点还是未体现某个观点等。③看命题意图,找出题者主要想考察哪个知识点,并且总结该知识点的出题方式。

两法其一为正选法,可以毫无疑问确定为正确选项的方法;另一法为排除法,排除错误项、无关项。三看两法应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要从选择题中理解知识,从理解的知识中快速高效解题,学会整理选择题中的失误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道德与法治试题的第二部分为材料题,按材料题的题型主要分为“为什么”、启示类、观点类等。如果无法定位考察类型,想要拿到高分有一定难度,一些同学惯用定式思维背诵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不能灵活去换算思考,导致满脑知识点但无用武之地。做材料题主要有四步:①读材料,标注材料关键词,迅速概括材料主要内容。②审问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③回归教材,根据关键词回忆出知识点。④组织答案,答案条理化的填写,要填内容应与题干相呼应。

四、自信乐观看考试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的人可以更好地发挥潜力。大脑储存知识的能力是惊人的,一般人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迫使自己的大脑达到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数十所大学的全部课程。所以只要一直坚持奋斗,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对考试抱过高动机的孩子,压力与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来舒缓压力,比如深呼吸、注意力转移法等方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

五、善找优点固进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而言一生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们,当进步的孩子接收到老师或者同伴对他们付出的认可时,更能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寻找优点可以是同辈群体之间的,让孩子明确自己优点的同时更加积极学习同学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不仅促进自身的进步,也能带动周围学习氛围。优点的寻找也可以是孩子每次考试成绩的变化,或者某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变化,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强化进步,进而促成大进步,这对那些一直默默努力的学生至关重要。

初识道德与法治时,满眼尽是密密麻麻的字,让人苦涩、难懂,没有学习的欲望。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学习技巧,便有了茅塞顿开之感,之前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