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翟向枝在新课改形势下,数学课堂特别强调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但在教学中会发现,有效的课堂时间上,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画图形或者准备图形课件,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能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数学动手与探究中来。所以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几何画板》,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到几何教学中,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体现数学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都说数学美,可是它的美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教师也很难说清楚,学生更是难明白。在初中阶段,和谐的几何图形、优美的函数曲线都无形中为我们提供了美的素材,在以往为了让学生感受,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体力去搜集图片,资料,在黑板上无休止地画图。如今,利用几何画板按几下就可以绘出金光闪闪的五角星、旋转变换的正方形组合等等一系列能体现数学美丽一面的图形。用它们来引入正题,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带着问题、兴趣、期待来准备听课,效果可想而知。原本静止枯燥的数学课变成了生动、活泼、优美感人的舞台,学生情绪高涨,专注、渴求和欣喜的神情挂在脸上。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原动力。
实践证明使用《几何画板》探索学习数学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相反使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宏观,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传输,即“讲、练、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反馈处于不自觉状态中,不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现代教学媒体《几何画板》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够寓趣味性、技巧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二、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的实践结合
(1)促进教师讲清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利用三角板、直尺等教学工具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出很多有关教学内容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结合学生生活的具体实际,借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经验知识,对典型图形进行分析、描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辨认,启发学生比较、联想。这样的教学无疑对学生认识图形、理解概念、奠定学习几何的形态式语言基础、建立起图形与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利用《几何画板》来辅助教学,可以带来“出示图形更灵活,展现的图形更丰富,而且规范、直观”等诸多好处。
(2)动态展示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和形象。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的心理就在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单凭老师的讲解还是未能清晰。运用几何画板可以令学生在动画演示或者对比分析中得到很直观的教育,易于学生理解。在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一章中,双曲线的性质是:当比例系数大于零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随自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很多学生无法明白到为何强调在每个象限内,所以导致在做题目时因忽略了这个要求而出错。很多老师也认为即使讲解也是很抽象的解释,但只要在《几何画板》中,我们就可以轻易地点出在不同一象限的点所对应的值的规律与定理不符,学生就能直接看出必须在同一象限才能比较,更形象更深刻。
(3)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研究中。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又开始去接触几何画板时,更易激发他们运用现代化技术来得出问题的答案的心理。例如学生证明“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由于该题目的证明思路很不容易被找到,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思考证不出来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你让我们证明的题目是正确的吗?”我提示学生用《几何画板》对题目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了这一结论,在验证了结论是正确的这样一种良好心理的支撑下,学生兴奋地告诉说:“老师,题目的结论是正确的,我要再试试如何证明。”
以上,是我对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一点浅显的认识和体会,从尝试中深深地感到先进的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捷,《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工具,其独特优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型所不能替代的,而且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必能得到广泛的使用,也激励我进一步不断学习和研究,更好地创设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