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绘本阅读夯实小学英语课堂
作者: 严峥绘本教材起源于欧洲,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开始为人们所使用。在亚洲,绘本阅读的兴起开始于日韩,二十世纪末开始。香港等地区绘本阅读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并应用于儿童学习。随即国内绘本阅读也开始受到重视。从语言能力看,绘本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使用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和句型同时也可以对每一幅图提问问题让同学们发散思维去思考回答问题,在同学们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时,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绘本中的语言进行理解 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最终通过掌握单词和句型结构并灵活运动来提升语言能力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文化品格层面看 可以从多个方面发展。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发掘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学的目标是育人,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文化品格;通过绘本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跨越书本的层面,去感受中西方文化交融。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中,经过大量的原版绘本阅读后,使学生可以感受英语国家文化特色。对于思维品质的发展,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在理解文本含义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一定伴随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阅读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因此,教师在绘本阅读课堂上,不能仅仅停留于背诵、机械操练等低层次思维活动, 要组织更丰富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预测、推理、创造等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可知, 小学英语课堂上的绘本阅读教学已经不单纯是词汇语法的教学, 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绘本,又称“画出来的书”绘本与其他教材相比 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绘本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有生动的图画 配合图中人物的英文对话,能激发学生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图画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表述形式又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框架 使其轻松地掌握语言 使其更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促进思维发展;绘本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在材料话题选择上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绘本具有故事性的特点,书中都是紧凑完整的故事,通过图片就可以预测文章大意,图片背后的深层含义能够对故事背景进行渲染,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大多数精美的绘本都来自英语国家 使用英语绘本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期而英语绘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从而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绘本具有情感性的特点,通过阅读每一个故事,来体会故事中的情节、思想,并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从绘本的特点来看 绘本以多个角度通过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品质、跨文化感知能力及学习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现阶段的教材开展教学,阅读题材有限,英语绘本的出现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增添了良好的教材。英语绘本的出现弥补了当前英语阅读材料不能满足学科素养提高的不足它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通过绘本阅读材料中图画英文结合的讲故事讲道理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了教学内容,阅读难度没有达到中英文对照读物那样低,可以满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功能和现实功能的实现。所以即使有些绘本页数不多,但是在情节上具有书的完整性,更具有故事与道理的明确性。儿童的英文阅读能力还有限,还有很多不懂其深刻含义、甚至不认识的英文,但儿童阶段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应该被运用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首先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以听促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阅读绘本的封面,教师在读前不必急于帮助学生解释封面上出现的陌生单词和句子,而是要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因此 教学第一步是由教师从封面开始 运用设问的方式 提出问题 问题可涉及文章主题等方面的提问由简单到困难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路探索 学生从一开始就会被你的引导牢牢吸引。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这个绘本故事充满了好奇心想看看封面背后的文章。当然在读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单词和句型教师结合封面的图案 配合肢体动作,不会让学生因为有不懂的生词而影响了上课的积极性。在阅读前的过程中充分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活跃度。
在同学们首先打开阅读绘本时,降低语速让同学们可以有时间去欣赏图片并思考,利用上下文以及绘本中大量的图片预测文章大意引导学生注意故事发展情节指导学生采用略读、跳读、精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阅读提示学生找出故事主旨及发展情节。在不断了解文章内容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能够提升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图文的双重关注,通过讲演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增强师生之间关于文本的互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不断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了解文本想要带给读者的文化知识,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后阶段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去考虑 鼓励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寓意、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进行小组或同伴间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想象、推理等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逐渐形成兼顾图文的阅读习惯,感知跨文化交际。再简单的文本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作者都会向读者传达一种思想,小学阶段是英语阅读的入门阶段,阅读绘本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更是小学生日后英语学习水平得到进阶的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语言、思维、文化融合在英语绘本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毛静《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辽宁教育,2013(05):76-78.
(3)孙韵《绘本阅读:助力低年段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016, 5(10):21-22.
(4)杨红《小学阅读绘本教学方法探索》 科学咨询,2018(07):60-6.
(5)李焕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范式》教学与管理,2018(3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