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作者: 喻家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体会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要求:“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那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充分认识自主学习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认识自主学习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体育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学习教育,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与锻炼的方法,也就是说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基础所在,也是人的素质基础所在。
(2)体育自主学习是终身健康的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自我锻炼的方法与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所以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自我锻炼与自主学习。
(3)体育自主学习是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大量的自我学习机会,让学生有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与同学之间互相交往和讨论的时间,培养一种对问 题的研究水平,争议并提出疑问的水平,有效发展与同伴、老师的技能交流,同时也有效培养社交方面的水平,对心理的健康大有协助。体育教学比其它学科更能体现出-一个集体配合的精神与要求,所以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社交水平提升,对心理素质的提升更有协助。
二、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释放其他学科上的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更好地达到体育运动释放压力的目的。教师可以从改变师生角色、丰富教学活动、发展全新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利于学生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新课堂。改变师生角色,就要改变“一言堂”的做法,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意见,提高对初中体育学习的耐心;丰富教学活动是指在体育课程自由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多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全新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本目标。例如,在篮球运球练习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引导学生课下自主观看篮球比赛,自主学习运球的技巧,然后在反复的训练中熟练掌握,同时通过视频自主学习的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地进入练习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体育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懂得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打好基础是关键。教师想顺利开展基础训练,需要在思想上真正地重视起来和提高认知程度。为了切实提高体育基础训练的有效性,老师要从思想层面入手,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念,从身体体能、心理等多方面同时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只有这样,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基础,提升综合素质,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例如:在课堂前的热身环节,可以设计慢跑或躲闪练习,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避免运动时给学生身体造成损伤。也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选择2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平衡训练,采用小组竞赛模式,让学生互相合作,相互竞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给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主探索,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体育意识。
四、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体育教学以理论教学与技巧教学为主,因此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再利用这些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例如游戏教学、合作竞争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前滚翻、后滚翻等动作,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游戏——比赛”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基本的动作技巧后,可以进行“前滚翻接力”的游戏,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若干小组,每人进行一个标准的前滚翻动作后与下一名同学拍掌,动作不标准或者自创动作则重复进行,达到标准动作为止,以此类推直至比赛结束,用时最少的一队获胜。利用“前滚翻接力”的游戏锻炼学生动作的标准性并利用游戏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最后利用学生对于比赛的胜负欲来进行个人技能的主动的展示,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