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

作者: 赵卫

摘要: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在篮球比赛中,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球员以及整个球队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除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正确和熟练投篮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投篮时机等。本文就上述影响投篮的主要因素展开论述。

关键词:持球方法   投篮点  出手角度球   投篮命中率 投篮时机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在篮球比赛中,决定球队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投篮命中率是主要原因,而投篮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又是决定投篮命中率主要因素,因此,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是提高投篮竞赛水平的重要措施。在篮球运动中,我发现有同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造成总体投篮命中率的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同学们在以往的体育学习中,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

2.同学们在初中体育课上,没有系统的学习篮球运动知识。

3.同学们在篮球运动中,不能够作养成好习惯。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训练,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错误的动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篮球爱好者。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

二、篮球运动中投篮技术的分析

投篮的出手点高低和各人动作习惯、彼当时状况等有很大关系,怎样对手才不可能敲锅、盖他帽,为此,你绝不能说:他的投篮不好!出手点高等情况。有的人在投篮的时候接到球就投,而不是先接到球、跳起、挺腰分成三阶段后才投,不是跳到最高点才投但是投的也很准,为此,出手点高、低可因人而异,只要养成好的习惯就好。

(1)正确的持球方法是掌握投篮技术的前提,也是合理运用投篮技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持球时,使球尽可能在手中保持稳定,便于和其它攻击技术结合,有利于球出手时合理、准确地运用。以单手投篮持球为例,手腕后仰,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开,指根及以上部位触球,掌心空出,球出手引腕后仰时,手腕后仰角度越大,屈腕主动肌牵拉越长,则完成环节运动的条件越好,它有助于出球时均匀发力和球出手后的飞行弧线。

(2)瞄篮点是指队员投篮时的瞄准点,瞄篮点决定相应的出手力量、出手速度、飞行弧线以及落点。投空心篮的瞄篮点一般为篮圈前沿的中心点;不论选择何种瞄篮点,都应以既定的瞄篮点为参照。

(3)协调用力投篮是下肢蹬伸对地发力,同时依势伸腰展腹,自下而上发力,最后通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出。

(4)出手速度是指投篮的一刹那,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综合用力。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协调而使球出手进入空间运行的初始速度。其动作首先取决于身体的平衡、协调;腕、指关节的合理用力。但关键在于手腕的翻转、屈抖和手指的弹泼等动作的柔韧性、突发性以及连贯性。

(5)球的旋转是依靠手腕前压和手指拨动产生的。一般大都使球向后旋转,这样容易加大球的飞行弧线,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命中率。

四、投篮技术中易范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持球时掌心触球、投篮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强调标准手触球的正确部位,并采用对墙投篮模仿练习,着重体会投篮动作要点。    (2)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僵硬,球的旋转有些横向转动。纠正方法:对墙投篮,反复练习瞄篮回收和出手动作,注意克服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适当放松使球后旋。    (3)投篮时出手角度太小,手臂前推。纠正方法:在投篮者前面站一人,双手高高举起,或拉一条适当高度的横线,帮助提高投篮的抛物线。    (4)投篮时投篮角度过大。这是大臂过于抬高造成。纠正方法:适当前伸小臂,同时压腕拨指。    (5)投篮结束后,身体重心前移过大,失去平衡。纠正方法:教师应强调投篮的正确完整动作,加强蹬、伸、屈腕、指拨球用力协调性的练习。

四、结合体能的心理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和快速的攻守转换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体能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就是要通过系统地增加负荷或难度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能力,这与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特点相同。通过加大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在所有的手段和方法中是最有效的。在训练中,有目的地提高练习难度,包括环境条件、人为设置的障碍、疲劳状态、消极情绪等,要求运动员有限制地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当运动员在此过程中主观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时,就会增加信心,情绪饱满。

总之培养良好的投篮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篮球投篮技术的培养与提高,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训练》

[2]《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贵阳体育科技199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