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扶、练、放
作者: 金乐慧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入手,并详细阐述在教学环节中如何用仿、扶、练、放四步来分层推进呈现和操练新知、综合操练和巩固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词汇课 分层 推进
小学词汇课是一种基本课型,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语境中识记词汇,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理解词义,养成词汇积累的习惯,为后续的对话课和阅读课打下基础,因此探讨如何上好词汇课很有必要。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一节有效的词汇课设计应从教学内容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入手,教学环节中激活旧知,用仿、扶、练、放四步来呈现和操练新知、分任务层层推进综合操练和巩固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A Let’s learn词汇课为例,阐述如何进行词汇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一、解析教材,基于要求,合理整合
- 教学内容解读
解读教学内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条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 把握单元主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处的单元主题是At the zoo在动物园,通过师生参观动物园的场景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语言Look at the...It’s (so)...It has...。并且呈现方式也是递进式的:It’s so tall.→It ‘s short and fat. →It has a short tail. →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加进名词单复数)。两部分Let’s learn也呈现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thin,fat,tall,small,big,short,long.
- 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和Let’s do活动。核心词汇、句型“thin, fat, short, tall,be...”,并用这些形容词对动物进行描述。在前一课Let’s talk部分已经学过“fat, tall, short,giraffe,look at...”。故本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词形认读的训练。强化听说、认读技能并滚动前一课句型“Look at that...It’s...”的复习。
- 利用旧知带动新知。在设计中做到以旧带新,让学生在旧知中轻松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中,为后面的语用做好铺垫。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分配新旧知识、整合出一个新文本。本课整合出的新文本是:新知“thin,be thin”的学习是从前一课的“Look at that...It’s...”句型中切入进去的。
(前一课内容) (整合出新文本)
- 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切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只有去思考过学生目前已经达到
的水平,才能搭建适当的支架,帮助学生迈向更高的台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应从这几方面去思考: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风格和已有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九、十岁的年级,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参与
度高,在学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一些小动物的词汇:cat, dog,giraffe...和句型Look at...。对几个形容词高、矮、胖、瘦概念较为熟悉。三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
- 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笔者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学生能听、会说会读单词“tall”, “short”, “fat” and “thin”. 学生会用这些句子“Look at that ….”, “It’s tall.” and “Be short/ thin….” (2)学生乐于用这些单词和句子去谈论动物。(3)学生在学英语中获得快乐。
- 基于学情,搭好支架,分层推进
- 游戏导入 以旧带
用电影聚焦的形式出现动物图片,让学生运用前一课句子Look at that______. Wow,
It's so_______. It’s_______and________.进行游戏。激活前一课的内容,为后面仙女的故事拉开序幕。
- 故事呈现,分层训练
采用三年级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编了一个小仙女施展魔法,帮助各种因体型遇到困难的小动物进行体型伸缩的故事。以故事发展带动语言任务的分层展开,具体如下:
Part1:以“仿”导学
引出有魔法的小仙女有很多朋友,第一朋友是矮个子的长颈鹿,仙女介绍说W: This is my friend, Nick.然后用听力引出马和长颈鹿所想:H(horse): Look at that giraffe. It’s so short. (让学生听力填空,复习let’s talk中学过的句型。)Giraffe: I want to be tall.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演绎马和长颈鹿的语气,这一步是为了“教”,节奏慢一点,进行核心语段的初步训练。接着仙女用魔法口诀“be tall,be tall,be tall,tall,tall”帮长颈鹿实现变长的梦想。学生很喜欢模仿仙女念口诀,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这一步旨在引出Let’s do中的核心句型be...并不露痕迹地把学生教会读。让学生模仿动物、仙女的语气和三人小组合作把这两幅图表演出来都是为了初步训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参与面的扩大。
Part2: 以“扶”助学
通过观察猫和熊玩跷跷板的图片,思考猫处于什么样的烦恼中,体型上的改变有着怎样的诉求?仙女的魔法口诀会怎样施展?先让学生思考,再揭示答案,然后听完故事。同桌之间再表演出来,这一步是为了“扶”。
Part3.以“练”固学
设置第三场情景:一只熊猫被一只狼追到一个屋子门口因太胖进不了屋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借助语言框架,先自己小组合作、尝试性地完成熊猫是如何在仙女的帮助下脱险的表演,再听故事验证学生的表演,接着有感情的朗读达到落实的目的。此处的任务安排撤掉了第二环节中一步步用提问的方式扶着走,而是让学生自己看懂路标(语言框架)走一遍。达到进一步操练和巩固核心句型的目的。
Part4.以“放”促学
接着第四步,即语用环节,给学生以下不是很明确的图片,和更少语言文字的框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小组合作完成对话。并在全班分享自己编的故事。这一步是完全的放手,促进学生将前面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的重要阶段。
以上四步就像一个个支架,分层推进任务的层层展开,最终走向运用。就好比教小孩子过河,先示范怎么踩石头过河,再让孩子思考该踩哪几块石头,扶着走一遍,然后大人在后面跟着让孩子自己在前面走一遍,最后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过河。
- 小结
以上就是我在词汇教学中会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后,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运用仿、扶、练、放的步骤来激活旧知、呈现和操练新知、分任务层层推进综合操练和巩固。用这样的方式设计的课堂,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提升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至六年级(供三年级起始用,学生用书)[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