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 郭聂君

摘要:在学前儿童中,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我国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  科学重要性

一、科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园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内容,知识较少并且科学教育能力一般较浅,无法保持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儿童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对外界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过程中要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基本,这样新事物的刺激就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激发幼儿的兴趣,这就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以及发展能力来给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因此材料的提供就需要要求新颖、颜色鲜艳,丰富多彩,材料大小不一。比如树上有几只鸟,有几颗樱桃的演示就仅仅演示一节课,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学习的规律,甚至是高估幼儿的接受能力,从而导致了教学课程效果的不理想。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在科学教育中,孩子们用各种感知的东西,连续动手操作,大脑思维,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发现,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积极发现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的教育,孩子们的动手实践是关键。孩子们通过学习不断实践,知道的东西,让孩子去发现简单的因果关系和简单的连接。比如在数学课中认识数字“0”,教师是事先准备好教具:数字卡片、PPT以及幼儿玩具积木等,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幼儿的平时经验,对数字“0”进行区分,知道“0”在生活中不同地方的不同意义,并启发幼儿在生活中关注那些地方出现过“0”,而这些“0”的意义又是什么,同时通过一个故事也告诉了儿童任何数字在生活中都是不可去缺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对数字“0”有了新的认识,也联系了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使幼儿更加的理解,也不断的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不断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科学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科学教育活动,也有利于消除诱饵的消极情感,幼儿接触和认识大自然时对大自然产生亲近感,对生物产生仁爱之心,这种爱心便是幼儿长大后形成道德感的必要基础,幼儿害怕某些动物和自然现象,其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对这些大自然事物的认识和科学教育活动,例如:在幼儿园中开展相关的课程或者的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得幼儿更加了解这些的特点,使幼儿对这些事物或者是自然界有了粗浅的认识,从心底里减少了其恐惧感,增强了自信心,比如狮子,老虎等动物都是孩子们最怕的,但在孩子们认识了动物世界后,幼儿知道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相处。

四、科学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科学教育能在不同的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自信心、创造力、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习得。他们将会更有兴趣地去了解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更乐于去观察一个物体,一个事件的发展、变化;还会是他们更具耐心,三番五次重复去完成一个任务,使他们尊重可靠的证据去辨认是非,纠正错误,虚心的去接受科学活动中的某个不成功的反应;学习机智地去寻找信息和帮助,相信自己有能力去作各种探索;尊重他人的意见,等等。凡是这些良好的态度,都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并逐渐的建立起科学地看待周围世界的方法和态度而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幼儿的科学教育与未来的人才素质培养密不可分,紧密相连。

五、科学教育初步探究能力的建议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如:①支持幼儿可以自主去参加的观察活动。并且教师对幼儿的发现表示赞成,支持以及表扬;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幼儿主动去思考并且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比如:通过运动的方式来给小动物们进行分类,根据物品的外部特征给物体进行分类等等;

(2)教师可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的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者解决问题,比如:①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者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如:皮球、轮胎、竹筒等物体滚动时都是走直线的吗?怎么让橡皮泥球浮在水面上?②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比如:玩风筝时,鼓励幼儿猜测风筝飞的方向以及高度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③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事宜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搜集有力的证据,如:想知道动物园中有多少的动物,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实地的调查;想知道乒乓球是在什么情况下滚动的最快,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实践验证。

(3)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制作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其他的小伙伴分享实验的成果。比如: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讨论需要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步骤和方法等,也可以鼓励幼儿使用其他的记录方式来呈现计划。②可以引导幼儿使用绘画,制作标本的方式等方式来记录观察和探究过程和结果,要让记录变得有意义,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的经验,建议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③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的过程永恒中尝试整理和总结自己的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如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一起想办法收集资料和验证的猜测。

六、科学教育的指导要点总结

(1)幼儿科学教育是整个幼儿年龄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重点目的是要激发幼儿的探知欲已经有的认识兴趣。

(2)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幼儿亲身体验,实际参见科学实验探究等活动,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科学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活动要符合幼儿实际的能力,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实际经验来进行,并且要良好的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来作为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