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徐兴群

摘要:双减要缩短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时长,增加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效果和质量。教师可发挥集体研讨的作用,依托初中物理教材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物理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自主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背景  初中物理  课外作业设计探究

双减要更关注初中学生课外作业完成状态。教师要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外作业,在减少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时间的基础上提升完成效果。教师要依托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分层作业的形式调动学生完成兴趣,强化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效果。

一、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以教材为依托设计课外分层作业

以分层促发展,以思考促提升,集思广益的集体备课让初中物理教师能够更好地精准把握教材教学内容,确定不同单元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学重难点以及课外作业内容。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能关注到班级学生群体发展,又要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集体备课以课外作业设计为专题,研讨双减背景下提升不同层次学生作业效率方法,既要增加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开拓型作业完成度,又要减少学习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完成数量,提升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能够发散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当中经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在作业实践当中提升物理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在《物质的密度》课外作业的设计中,教师集体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能力,让学生在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简单的物理问题时能够基于自身已经具备的物理能力选择符合自己学习层次的课外作业。实验探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来验证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探究得出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不同物质相同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感受密度的概念。而对能力一般的同学和能力较差的同学,能够在身边事例实验当中初步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就可以了。正因为学生课外作业难度和要求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在自主实验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究归纳中思考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保留物理实验以及物理知识探索热情。当然,课外作业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外课内一体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二、巧设前置性作业,不因双减降低学生作业质量完成要求

物理是一门极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学科。双减促使师生减少作业数量,但并不代表要减少作业完成质量。要想有效保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运用方法,就要在调动学生正向思考寻求探究方法上下功夫。前置性作业是在学生未经教师讲解自主思考即将新授教学内容的一种作业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锻炼对新授知识的预习能力,是提升学生创新思考教学内容把控解决物理授课重难点思维提升的重要途径,为学生课堂听讲和课后作业完成起到奠基的作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数量不宜过多,要以质取胜。不同教学单元不同教学内容前置性作业形式各不相同。前置性作业内容要极具个性化特点,既可有群体性前置性作业,又可有层次性可选择的前置性作业形式,要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努力探究,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当中提升对即将新授知识的探究能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遥相呼应,让前置性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在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当中自主探究,自我思考,解放思想。前置性作业完成时间不宜过长,要在探究效果上下功夫。如在《弹力 弹簧测力计》前置性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分析教材以及学生预习能力,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内容或者引导学生探究教学内容文字性叙述本身的前置性作业探究表以供学生选择完成。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试不同物体促使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感受预习的快乐,为课堂学习增加底蕴。

三、课后作业与前置性作业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降低前置性作业和课后作业整体完成时长,提质增效

课后作业要能够与前置性作业以及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是前置性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延伸。不管前置性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要记入学生课外作业整体完成时长。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同一天完成的是前一节教学内容的课后作业和下一节课新授教学内容的前置性作业。课后作业要和同一教学内容的前置性作业自成体系,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积累,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预习复习所用时长,给予学生作业完成方法的指导。如在《欧姆定律》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课堂讲授欧姆定律的学习情况设计引发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验证科学的知识运用方法,从而灵活机动地掌握欧姆定律。课后作业重在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运用和技能提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程度设计合适的分层次课后作业完成目标和内容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完成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时要养成自主独立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创新性使用学习的教学内容如欧姆定律去验证,去提升。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设计合作型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选择合作作业项目,并在作业合作整合当中感受到自己作业完成的价值,提升快乐体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方法的指导,尽可能在提升作业完成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缩短作业完成时长。

总之,双减促使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前置性作业亦或是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完成能力,让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在作业完成当中收获知识,掌握探究方法,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物理作业负担的实施策略[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09):27-28.

[2]徐雪刚,钱满. 作业设计改革促进师生减负提质[N]. 中国教师报,2021-10-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