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形式
作者: 张开琳 顾义亮摘要:互联网的的发展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教学方式,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较差的阶段,对于互联网中资源的辨别能力还较差,这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小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的好少年。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教学 德育教育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小学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小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信息的媒介,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信息好坏的判断能力还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很可能通过互联网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互联网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1)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迫切需要德育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言,教师在课堂上起决定性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体现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品行培养的重要性。时代变换迅速,亟需提高德育工作实效。随着社会发展,网络信息充斥社会角落,社会风气转变等因素让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重要的引导者,承担学生德育教育是其职责所在。德育工作是培育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
(2)互联网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策略。班主任的德育意识、德育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增强了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微信、钉钉、QQ等社交方式的发展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得班主任、学生及家长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以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习情况等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学习情况等反馈给老师,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校内及校外的综合表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家长也可以从班主任处获得相应的建议。有些小学生天生比较腼腆,不太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向老师反映,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社交软件等方式将心中的疑虑、困惑等向班主任倾诉,班主任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心中所思所想,及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和德育相关的视频、电影、新闻热点等在群中分享,对德育教育起到补充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形式拓展
(1)利用互联网创造德育情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其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官认知,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德育教育情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并且激发小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并改正。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不容易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德育教育的效率较低。
(2)利用互联网共享优质德育资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种功能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整合,保证小学生能够接受到及时、全面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和德育有关的资源再整合,结合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小学生的自身特点等进行适当地创新改进,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范畴。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搜集有关德育教育的网站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浏览网站的相关内容,及时了解到德育相关的新闻热点,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鼓励学生浏览德育网站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切不可对网络形成过度依赖,而且在选择网站方面也要全面考察,以防不良网站对学生道德素养造成不良影响。
(3)创新德育方式,应对时代变化。良好德育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社会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行为方法也发生着变化。班主任必须树立新型德育观,以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创新德育方式,组织有效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树立科学价值观。
(4)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中。互联网道德教育手段的运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道德教育的关键还在于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班主任还要将校内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博物馆、名人纪念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基地等场所,亲身感受、体悟、践行德育内容。当然,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力量——家长,他们是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引领者和指导者。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之后从利用互联网创造德育情景、利用互联网共享优质德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与互动及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更要积极应对时展和社会变化,努力排除不利育人因素,树立新型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南出版社,2001:65,124.
[2]丰娴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6):36.
[3]杨桂媛.网络传播带给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