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

作者: 赵江南

怎样搞好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0

《新课程标准》讲到: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有4项。依次是1、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3、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4、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课程具体目标则有三个维度:(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研究物理学史则既有利于提高科学素养,又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一、物理学史教学的现状和误区

(1)无奈的现状和矛盾:对物理学史的教学方法,及物理学史什么时候引入,引入什么,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深层次考虑;教学无计划,随心所欲;物理学史与高考题目几乎无关,物理学史几乎变成了“鸡肋”!浩瀚的物理学史与有限的45分钟时间存在矛盾;大浪淘沙,鱼龙混杂,中学生对史料的模仿能力强、分辨能力弱又是一对矛盾。

(2)教学的误区:无边无际式的讲课,把物理课变成了纯历史课;内容不加选择的讲课,好象只要是物理学史里面包括的,就可以在课堂里随意讲;只是说一声是谁发明、发现的讲课,对其他物理学史内容闭口不谈,认为这样就足够了。

二、超市货架式教学物理学史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参照超市购物的货架模式,分门别类,循环调整,提出如下一种物理学史教学模式:

可见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挑选史料又不固定史料。在大力倡导素质教学、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天,

我们更不应该囿于高考内容范畴。很显然,此模式中,货架的分类及其内容是很关键的,是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三、货架分类表举例

参照《新课程标准》,分类举例如下(有些是对高中物理学史的必要补充内容)。

  1. 培养科学素养(附表一)2.走近科学家(附表二)
  2. 四、案例举例

【案例1 】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的女同学普遍地对物理产生了恐惧,认为女生是学不好物理的。我们就适时地讲了吴健雄(女)和居里夫人的成材经历。后来学生在日记中反映效果很好。

【案例2】理科班学生在解答物理信息题时,感觉读题困难,反映出轻视文科研修的倾向。我们特别在课堂上讲了杨振宁的故事,杨曾撰文说他小时打下形成的中国古文化底蕴对他以后从事物理研究有很大帮助。告诉学生“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五、结束语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旨在探索物理学史的教学方法,物理学史是“饱满”的,不是“干瘪”的,物理学家是“活生生”的,不是“神圣”的。教师应熟悉物理学史全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从物理学史汲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辨证、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适时补充“货架”上的内容,适时选择,适时“抛售”。采取课堂“定点散射”,课外“阅读指导”、开办讲座、上网查寻的方法解决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矛盾;采取“超市货架”式具体教学物理学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