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探讨
作者: 徐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当前对于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需求极大,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应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在此,笔者现就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予以探讨。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处理教学内容。
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我们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
(1)突出实用性。《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实际需要。注重应用性、适度性和针对性。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时,不只单纯介绍欧姆定律的基本含义,更注重该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密切联系。
(2)注重连贯性。优化处理教学内容,我们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如在介绍完电阻、电容这两大基本元件后,把后面的三相交流电这一内容调过来讲解,然后再介绍电感线圈的知识,接着介绍变压器的知识,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电感线圈的知识,掌握了交流电的知识,也很快就知道并掌握了我们身边的变压器是怎么来工作的,学生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采用项目教学法。《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材以项目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利用项目化教学法从电路的基础知识,元件的结构、各模块电路到综合实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设备的使用、维修、调试等以项目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的实际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以就业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是因为对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了解不够。因此,在进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时,抓住中职学生对专业实用型知识感兴趣的特点,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使用价值,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无法进入"未雨绸缪"的境界。对此,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中尽力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第一次上《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时,先不急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与本课程相关的电路:一个是家用荧光灯的电路连接;一个是手电筒电路。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电路,但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当电路一接通,灯管发光的瞬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学生们显得兴致勃勃,没有人因为电路的简单而不以为然。此时就开始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在电工专业中的地位。又如,在教学《电能和电功率》这一节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那就是统计自己家中所有的用电设备的功率和用电时间。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先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教学生怎样计算电功率和用电量,再引导学生自己计算家中一天的用电量和一个月的电费,让学生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件来理解和运用“电功与电功率”这两个概念。电工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多,我们不妨尽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通过将教学设备与专业设备同置一室,重新分解和整合理论知识与生产实习内容,在课堂上创设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例如,在“荧光灯电路安装与常见故障检修”这一实训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项目驱动合作学习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1)引出项目,明确任务。出示学习目标,包括探究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安装日光灯电路,启动日光灯后测量电源、灯管、镇流器两端的电压并解释测量结果。
(2)制定方案,明确步骤。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阅读学习资料、器材清单,明确说出各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画出电路图,并讨论确定安装日光灯电路的步骤。
(3)小组合作,实施方案。学生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记录现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4)检查评价,完善方案。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安装日光灯过程中的操作难点与注意事项,其他小组对操作过程和步骤提出调整和建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出日光灯常见的故障,并教会学生准确进行分析,找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5)巩固训练,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展示好方案、好方法。
总之,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也将成为生产企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处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培养企业需要的动手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