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 谢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如何在新时代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主要是由教师群体内生的涵养,多与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关,体现于教师群体的教学工作中。在《诗经·小雅》中有言,“德,既饱以德,又善教也。”故而,笔者认为师德师风是教师群体的一种涵养,是教师群体的一种德行,是教师群体的一种行为准则。
陶行知先生曾言:“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教师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如何“育人”,怎样正确“育人”,孕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是教师群体的天职,更是教师群体的责任,教师要始终铭记于心。
二、建设师德师风的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从某种程度而言,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意义上的品德建设,同时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培养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所学校的办学追求和目标,而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必然能够肩负起这一责任,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师风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师风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师风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三、怎样建设师德师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站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引导教师队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国家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记牢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进一步加强文化教,引导教师队伍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休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不仅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明道”“信道”“传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队伍自觉加强
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而且要塑造人格,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明道”“信道”“传道”。立师德是教师的终生之责。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将外在规范要求内化为道德观念和自觉行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 教,彰显新时代的师德风采。要坚定信念,锻造师德之魂。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清楚“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为人生的坐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方向。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教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以学识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展现怎样的行为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语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汉朝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善于做教师的人,既完善自己的道德,又谨慎自己的言行。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言传,而且要善于身教,要自己先要作出表率,以端正文明的行为举止和美好高尚的道德品格赢得学生的尊敬,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最终实现对学生美好行为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要专心治学,牢筑师德之基。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实现这一职责必须以渊博扎实的知识为前提。“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高尚的师德为知识的运用指明方向,而精湛扎实的学识又是践行师德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教师大计师德为本[N].张建国.中国建设报.2020-01-08(005)
[2]师德与素养“并驾齐驱”[N].黄文和.中国教师报.2018-06-06(015)
[3]进行师德师风评价要有“智慧含量”[N].钟洪尧.中国建设报.2018-07-11(006)
[4]强化师德师风营造良好校风[N].张敬波.安徽日报.2019-12-24(005)
[5]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建设优良师德师风[N].周德义.中国教育报.2014-07-17(003)
[6]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把握“五个度”[N].邹联克.贵州日报.2018-10-16(018)
[7]浅析师德师风的意义[N].王仕惠.贵州民族报.2017-08-02(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