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角度探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作者: 李婷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更为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教学资源、教学理念等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此现象已经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率,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沉默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也妨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改善课堂氛围,减少沉默的“看客”。面对此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切入,探究其原因,力图打破英语课堂沉默,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在课堂上锻炼自己,提升英语水平。

一、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现状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英语课程在小学已列入课表,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却往往被忽视,可以说,从初中开始,很多农村学生才真正接触英语。初中作为英语学习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此时课堂氛围一般比较活跃,进入高中,由于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心理发展等因素,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日益凸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严重。

课堂沉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不主动举手、不配合、不回应、不说话、发呆走神、回避老师等。不同学生,不同情境,表现出的沉默现象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课程难度越大,知识内容越生疏,学生沉默程度越高;学生性格越内向,上课越易沉默;成绩较差者,更倾向于沉默,当然也存在,知道而不愿主动参与的同学。总体上,与城市学生相比,同阶段的农村中学学生英语课堂表现更为沉默。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

英语课堂沉默的形成,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出发,原因有:农村学生基础较薄弱,难以表达自我;学习动机较弱;害怕“丢面子”;个性内向、胆子小;青春期个体与认知的冲突等。从家庭因素考虑: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能给予孩子相应的辅导;父母多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居多,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家长对学生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等等。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英语课堂沉默原因:

(1)教师的教学方法。农村学校年轻教师流动性比较大,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整体比较陈旧。在课堂上,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权威主导者,还有很多数英语教师仍然采用“填鸭”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严重忽视了英语口语,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很少采用游戏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方法来活跃课堂,师生互动很少,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展示自我,没有发挥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语部分老教师,教室里虽然配置了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几率几乎为零。

(2)教师的提问策略。教师的提问策略对学生的参与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一个太难的问题,如提问基础弱的学生们,这将挫伤他们的热情;或者问题太简单,学生甚至不屑回答。除了题目的难度水平,教师的提问技巧也很关键,如教师的语言提示,眼神或手势等。

(3)教师的课堂反馈。教师的反馈方式与学生的心理期待相关联,学生希望在自己回答错误时受到鼓励,回答在正确时得到表扬而,然而,课堂上教师的反馈方式过于单一,达不到学生的期待。最初回答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积极评价而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或者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改正最初的错误而惧怕在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进而逃避课堂参与,甚至有的同学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形成心理障碍。

(4)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喜欢博学、幽默、精力充沛的教师,不喜欢刻板、生硬、照本宣科的教师。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权威,不容置疑,不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因此,有时候即使学生有一些想法,他们也没有机会或不敢表达自己。

三、课堂沉默策略

(1)认真备课,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教师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备课不充分,对教学内容不熟悉,那么这堂课注定失败。因此,教学设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需求。首先,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如果难度过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能参与的学生自然少了;或者难度过低,没有挑战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现在,国家推行均衡教育,基本上农村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片、音乐、动画、游戏等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情境。

(2)适当地提问和反馈策略,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出。教师在英语课上应该尽可能地全英语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开口说。因此,课堂指令要清晰简明,便于学生理解。提问策略适当,用简单的语言作引导。采用多变化的评价反馈语言,丰富学生语言储备。

(3)有效沟通,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改变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该从权威角色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在课堂上,给予更多学生机会表达自我,而不是为了方便,每次都选择那几个人,比如,引导害羞的同学回答问题。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只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而需要去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4)提升自我,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作为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能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能以优雅、自然、亲切的教态,生动、幽默、形象的语言,科学、有趣的教学艺术,机动、灵活的教育智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个人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感情,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课堂沉默。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建立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的教学模式。因此,打破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沉默的严重性, 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力争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产生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