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快乐的完成看图习作
作者: 韦德刚看图习作是习作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材料习作或命题习作的一种变式。在实行有效课堂的今天,看图习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教学好看图习作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开发学生联想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看图习作的训练是一把开启学生联想素质的钥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上所画的内容,用语言文字把图画的内容表达出来。看图习作的训练既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又是学生想象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训练。看图习作训练的指导,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完成看图习作,使学生想表达,爱表达,在表达中快乐地成长,快乐无比的体验生活的乐趣。
看图习作的图,有单一图和连环图两种,就图的内容而言,有写景、写人、写事等。但不管是哪种图,都要把握好“看、想、说、写”四个环节。
一、培养学生“看准”的能力
看单一图画,一要注意按一定顺序观察;二要分清主次,抓住画面上主要人物;三要弄清楚主要事物与次要事物的联系。如果图上出现的是人和事,就要判断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周围环境,判断出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如果是多幅图(连环图),则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看这几幅图总体上写谁,干什么,或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依次指导仔细想想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楚图与图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抓住主要内容,编出一个合乎逻辑、中心突出、情节完整的故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的看图习作训练《救小鸟》。
这是单幅图,中心人物是小鸟、小猫和小朋友。老师应该从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鸟、小猫和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例:清晨,小明走出房门。来到绿茵茵的草地上,突然,他发现,一棵大树上,有一只馋嘴的小猫想吃树上的一窝小鸟。)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这时树上的小鸟还小,还不会飞,面对馋嘴的小猫,他们会感到怎么样呢?(害怕)那小朋友看到这些,要怎么办?小朋友会想出什么办法救小鸟?我们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朋友的神情,动作等在胆、丰富的想象出小朋友怎么救小鸟?为什么救小鸟?
二、培养学生“想实”的能力
“想实”就是想得合乎情理。图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它所达出来的内容确是鲜活的。所以看图习作的指导,关键之处就是教会学生把画面中的静态变为动态,把无声变为有声,使画面“动”起来,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生动。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指导学生做到“想实”和“实想”一篇看图习作离开了想象,所叙述的内容就显得枯燥无味。
看图习作的画面内容有限,但有限的画面却为我们想象的依据和空间,所以我们要依据画面,指导学生展开想象,避免习作时呆板、乏味、千篇一律。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有意没去展开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展开联想写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培养学生“说清”的能力
“说”是“想”的表达,指导学生“想”的同时,当然也包括了“说”的训练,这里提的“说清”就是在指导“想”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把画面内容说清楚、完整。指导他们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故事的背景,根据画面内容、中心思想,该祥说的祥说,该简说的简说。“说清”还包括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叙述是否生动有趣。例如: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六 一”儿童节、拔河比赛、运动会等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掌握这个契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得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好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说话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
四、培养学生“写活”的能力
一篇优秀的习作,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这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掌握作文的一般技法以外,还要有一颗健康及积极向上的心灵,对生活的诚挚的热爱。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习作的同时,培养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积极、健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才能把习作写得生动感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在这样循序渐进的阶梯式的训练模式中,逐步让学生掌握看图作文技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课堂模式。简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的看图习作训练《救小鸟》一图,我们可以先把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然后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最后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就能把文章写活了。
总之,在看图习作中,我们的教师要始终培养学生兴趣,正确引导,认真观察,启发想象,鼓励创新,巧妙评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文思如泉,笔走如神,才会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