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者: 康艳丽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提供条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

1、导师。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应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2、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教师这个神圣庄严的词汇快要和“朋友”划上等号了。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是合作的朋友。学生迫切要求架起与老师的友谊之桥。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理解、去尊重、去温暖、去感化;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是师德高尚、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乐于并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是他们苦恼的倾听者,是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

3、助手。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首先是尊重学生自尊心,这是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因为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的肯定、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向上的内动力,也是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对待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老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释放自己的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生活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迷人的景象,得到爱的回报。

二、教师的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中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实现社会化,促进学生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相长,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就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会有助于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学生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又会从内心感激自己的老师的,这就容易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