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昌书写的运河诗篇

作者: 米方

清代壮族大文豪冯敏昌,乾隆进士,是土生土长的钦州大寺镇人。他留下的诗作有2200多首,其中歌咏平陆运河两岸山水的有数十首,这些诗作气势恢弘,诗意隽永,思想丰赡,艺术精湛,绘成一幅幅壮丽的运河画卷。

运河山水胜蓬莱

冯敏昌对依山傍海的家乡一往情深,登山观水,满怀自豪,讴歌家乡山水的壮美。他小小雏凤放清声,9岁登上钦江边上的文笔峰脱口成章,抒发对故里山川壮阔雄奇的赞美:

长江泻万里,砥柱挽文峰。

上眺三台近,遥观百雉空。

凭虚发长啸,临远豁孤衷。

极海扬眉处,云帆波浪中。

——《登文笔峰》

虽家乡偏于一隅,冯敏昌常自豪地向世人介绍:“吾乡富山水,州图亦开张。”“一纵五百里,灵钟端非常。”(《上洋诗》)盛赞家乡都是好山好水,钟灵毓秀,非同凡响。

看山,雄奇高亢,巍峨峻峭,“郁然霄汉间,睹此青芙蓉”“踞地若虎豹,翔空更虬龙”(《那暮山诗》),苍翠的山峰,郁郁葱葱,耸立在天地之间,像一枝盛开的芙蓉花般秀丽,换个角度看又形如虎豹和蛟龙。

观水,汪洋恣肆,一泄千里,“洪河赴长澜,一束得铁嶂。”冯敏昌笔下的运河是奔放不羁的,需要用一座铁山才能拦住;“悬流轰一射,鼓帆逆三上”“力擘天门桷,快洗炎州瘴。”从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澜能把天门桷劈开,把困扰炎州的瘴气洗掉,赞叹钦江气贯长虹、不可阻挡的气势(《龙潭》)。

探海,“惊浪到龙门,连山大海吞”(《龙门》)。位于南疆国门险要位置的龙门惊涛拍浪,排空的巨浪铺天盖地,把龙门的群山和钦州湾的大海统统吞没,凸现龙门气壮山河的雄姿。

听涛,“山连铜柱云行马,地尽扶桑浪吼雷”(《舟过乌雷门望伏波将军庙作》),排浪掀起的波涛吼声如雷;“是时春半忽起雷,雷声殷殷还豗豗(huī)”(《海门春阴行》),状写仲春的雷声急切喧闹。

行船,“日暮洗牛脚,舟如飞鸟惊”“天风狂益掣,山浪涌难平”(《洗牛脚遇风作》),诗人乘海船经过乌雷岭畔附近的海域时,海浪很急,天风狂吹,船忽上忽下、左右颠簸,如惊弓之鸟,展现大海倏忽骤变的独特魅力。

人文传说留芳名

运河两岸流传许多神话典故:文峰卓笔、龙潭祷雨、合浦还珠,传说神奇,人文独特。冯敏昌把钦州古代八个景点串成珠链,一句一景,匠心独运:

文峰卓笔插浮虚,元岳凌云步帝衢。

三石吐奇光殿策,一江横带束朝衣。

灵潭沛雨开时化,玉井流香濯素珠。

龙径还珠来故地,鸿亭点翠庆盈余。

——《钦州八景》

“文峰卓笔”“元岳凌云”,描写钦江边上的尖山似一支如椽大笔直插云峰,白虎庙岭上的文昌宫、青龙庵昂然矗立天庭、步入帝衢;“三石吐奇”,钦江西岸的钓石、醉石、吟石如光照人间的三座星斗;“一江横带”把穿城而过长达十公里的钦江喻为文官武将整肃上朝时横腰的玉带;“灵潭沛雨”赞钦州东北的龙潭祷雨即应、普润苍生;“玉井流香”,记述龙门岛畔的一口玉井能化咸为淡,可为廉士濯缨浣珠;“龙径还珠”比喻龙门海湾的七十二泾像缀满珠宝的条条玉带,“鸿亭点翠”,喻钦江一桥西岸鸿飞洲上的元岳凌云亭为吉星福地,造福百姓。

英雄贤才领风骚

历代钦州英雄荟萃,贤才辈出。冯敏昌热情讴歌历代英才,有率兵平叛、保卫疆土的英雄马援,赋诗《舟过乌雷门望伏波将军庙作》;有忠贞报国、犯颜直谏、铮铮铁骨的贤臣姜公辅和宁原悌:“天涯莫道无奇迹,姜宁藏书谏几封。”(《文峰卓笔》)“姜宁遗风还不远,与谁怀古赋新篇。”(《登钦州城东楼感赋》)姜、宁二人是唐代杰出的钦州乡贤,姜公辅辅佐唐德宗皇帝,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宁原悌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谏议大人,辅理朝政三十多年,两人功绩显赫,临朝议政切中时弊,且都因忠直敢言获罪。冯敏昌无比敬仰他们,感叹钦州这片土地自古出栋梁之才:“州图自拥扶舆气,人物何当间代生。”(《登望州岭作》)

吊古幽思多感慨

冯敏昌北上京城应考,过横州时作《乌蛮滩》,开篇直抒胸臆赞叹横州地势险要:“左江发南宁,横州其壮钥”;赞扬马援据天险击破征侧、征贰叛军:“请看征侧辈,坐受帐下缚。”他过乌蛮滩拜谒马援庙,又写马援与叛军鏖战:“江上巍巍大将台,灵旗令尚此中开。”“一声铁鼓向波去,十丈铜船冲雨来。”同时也为马援因“意苡招谗”而感慨和遗憾:“滩水无情亦自哀”(《大滩谒新息侯庙》)。冯敏昌23岁外出求学返家,登上钦州城东月门外的天涯亭赋诗:

不信愁边天有涯,茫茫飞日但西斜。

诗词易起流亡怨,肝胆难为楚越夸。

山外几黄茅岭瘴,亭前空白佛桑花。

儿童不踏长安陌,莫到长安更忆家。

——《天涯亭》

冯敏昌劝告历代流贬的文人墨客不要忧愁,你们登亭西望看到的仅是茫茫不到边际的落日水汽罢了,不要因此心生怨恨,山外传说中的瘴气虽令人烦忧,但天涯亭前红白相间的扶桑花可令人心旷神怡,那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要好好爱自己的家乡,不要等到去外地谋生做事时,才生出想念家乡而不得归的乡愁。

仁物爱人悯众生

距离钦州城东7.5公里的龙潭,是平陆运河将要经过的龙湾。民国《钦县志》记载:“龙潭在城东北十五里,其深莫测,相传有龙居此,岁旱,捣药洗潭,祈雨辄应。”冯敏昌少时好猎奇揽胜,遍览桑梓(即故乡之义)名胜后,独爱钦江边上的龙潭这一奇观,写下《龙潭观祷雨作》等3首诗:“天心仁爱群生福,神物逡巡万里功。会见岭头方转石,飒然雷雨下高空。”冯敏昌观祷雨成功,为上苍体察民生之疾苦、普降甘霖而高兴。

运河山水灵气滋润诗人,冯敏昌的运河诗篇从大自然中来,从历史中来,从现实中来,从心胸汩汩之情流淌而来,带着对家乡的炽热深情,让人品读久久回味。文

(作者系钦州市社科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