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矜:一片丹心报家国

作者: 吴锡刚

莫矜:一片丹心报家国0

潮涌神州日,豪情忆战时,感君热血献雄师,携子共征骑。

胸有燎原志,高吟星火诗,如磐风雨勇奔驰,英气透双眉。

这是1993年5月,原柳北人民解放总队(以下简称“柳北总队”)副政委、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委主任谢之雄所作题为《巫山一段云·题莫矜父子军装照》的一首词,深切缅怀中共柳北区工委书记、柳北总队司令员兼政委莫矜的革命事迹和精神丰采,饱含对战友的由衷敬佩之情。

投身革命跟党走

莫矜,壮族,原名莫致森,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莫一奋、莫勉真、黄彦、黄勉等,1917年1月2日出生于广西融县西寨村(今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四莫村西寨屯,融县辖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莫矜年幼时,帮家里看牛、养鸭,风里来,雨里去,从不叫苦;10岁后,相继入本村私塾、平地村初小读书;16岁时,考入永乐乡(今永乐镇)小学,就读两年制高小,因品行和成绩俱佳,开明校长覃俊三对他赞赏有加。1935年初,莫矜报考融县县立中学(以下简称“融县中学”,今融水中学)简师班,成绩名列500余名考生中第三名,父母变卖部分田产供其入学。

莫矜进入融县中学后不久,融县籍进步青年陶保恒从广西师专毕业回到该校任教,传播马列主义。1936年11月,融县籍中共地下党员梁林自外地转移回融县活动,到融县中学作公开演讲,号召全校师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在陶保恒、梁林的影响下,莫矜广泛阅读《大众哲学》《社会进化史纲》《世界知识》等进步书刊,接受革命理论启蒙和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关注民族存亡和国家发展前途等问题,了解并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逐渐成长为致力于建立平等、自由、美好新社会的积极分子。莫矜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身份,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订购多种进步书刊,推荐、分销给校内同学,扩大革命思想影响。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莫矜所在的简师班提前毕业,集中到武鸣参加广西中学毕业生集训总队的军训。中共地下党员路璠、进步青年莫秉凡与莫矜相约,待他受训结束后,一同到融县和睦乡(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中心校教书。

1938年春,莫矜受训结束回到永乐乡,担任乡中心校教师。他通过组织读书会、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等形式,将接受的新知识、新思想,积极向全校师生传播。同年4月,经陶保宁、路璠介绍,莫矜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1938年秋至1939年底,莫矜先后在安江、东岭、永乐等地,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培养进步青年。

1940年1月,根据党组织安排,莫矜考入设在桂林的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以下简称“地干校”)第三期(第三大队)。该校名义上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任校长,实际工作由教育长、中共党员、著名学者杨东莼主持。莫矜在这所被誉为“南方抗大”的学校,认真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中国近代史、乡村建设等理论和游击战术、测图、筑城、防空、战时救护等军事知识,聆听夏衍、周钢鸣、司马文森、千家驹、程思远等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的授课。当时,学校设有外省党员支部、省内党员支部2个中共支部,省内党员支部又分教职员和学生两部分,莫矜和周廷扬、丘行等人在同一学生党小组,定期开展组织生活。

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锻炼,莫矜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政治视野和社会联系得以扩大,为今后开展革命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明知艰险勇驻守

1941年1月,莫矜毕业回到融县,出任高街乡乡长兼乡民团后备大队大队长、乡中心校校长。同年夏,中共融县支部负责人韩昌明转移到全县(今全州县),莫矜接任支部书记。7月,莫矜因从事革命活动被他人告密,融县县长陆增荣下令对他进行监控,党组织指示莫矜弃职前往柳州,潜伏到三青团广西支团柳江分团部(以下简称“三青团柳江分团部”),任组训股股长。

从1941年6月到1944年秋柳州沦陷前,三青团柳江分团部实际已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该分团部内重要岗位均由中共党员担任,股员、干部也多由进步群众组成。1941年6月,第三届广西学生军解散,中共广西学生军团第七中队支部书记吴赞之通过党组织安排,潜入三青团柳江分团部,任书记。他上任后,陆续调进莫矜、莫可量、卢起、覃绍彰、岑友鲲等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

1942年7月,桂林发生七九事件,白色恐怖波及全省各地。9月,吴赞之秘密撤离柳州,然后以“久病未愈,不能继续工作”为借口,从外地寄来辞职报告,推荐莫矜为代理书记。当时,在柳州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多数已陆续转移他处,上级党组织要求莫矜坚持三个月,以掩护党的活动。1942年中秋之夜,莫矜望月寄思,感慨组织重托,写下诗作《坚持掩护三个月》:

明知艰险也甘留,志士从无怕断头。

为了自由担掩护,坚持三月又何愁?

莫矜代理分团部书记不久,三青团广西支团部派人来检查工作,要逐个谈话,以了解每个人及柳江分团部的情况。针对前来检查官员爱慕虚荣、贪食好玩的弱点,莫矜精心策划安排每天的视察项目和活动时间,使对方忙于应酬无暇顾及,巧妙回避了个人谈话的关键环节。三天后,来人一无所获返程。

11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国民党柳江县党部书记长李肇基(一说李绍基)到三青团柳江分团部,通知莫矜到县党部开会,并表明不能请假。对此突发情况,莫矜保持镇定,不动声色,利用回办公室取公文包的机会,悄悄向中共党员卢起布置应急安排后,坦然自如随李肇基赴会。

12月,中共柳城县支部受到破坏,莫矜有危险,党组织指示他立即撤离,莫矜辗转返回融县。两日后,国民党特务到分团部抓人,扑了个空。

在潜伏三青团柳江分团部期间,莫矜和他的战友们利用工作之便,为党组织提供敌人活动情报,多次掩护路过柳州或从柳州撤离的中共党员转移。

耕耘富禄播火种

1943年春,上级党组织通知莫矜赴南宁平治县(今属百色平果市)接受新任务,但因1月中旬南宁发生一·一五反共事件,往平治沿途的大多数地下交通站被敌人破坏,莫矜平治之行受阻。滞留柳州期间,莫矜主动请求到桂黔边境工作,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开辟新区。

同年夏,中共广西省工委(以下简称“省工委”)书记钱兴及梁林布置莫矜先到三江县富禄乡(今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和贵州从江县大年乡(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带开展前期工作。莫矜通过地干校同学、时任富禄乡中心校校长赖宝基的关系,到该校担任教导主任。其间,莫矜将该校青年教师江明(贾树福)、傅岳嵩作为积极分子培养。两三个月后,莫矜摸清了富禄及周边的社会情况,圆满完成前期工作任务。

9月,根据莫矜的工作汇报,省工委决定由梁林牵头,带领路璠、陶保恒、莫止凡、苏健(苏燕萍)等党员和进步青年陶树才、路伟芳(路伟苍)到桂黔边工作。9月中旬,梁林、路璠、苏健到大年,准备在大年小学谋教师之职作为掩护;莫止凡、路伟芳以及从柳州转移来的中共党员曾景(曾少庆),随莫矜在富禄乡中心校任教(陶保恒、陶树才原安排到高安小学工作,他们到高安后,因学校未开学,人地生疏不好久留,便返回融县)。10月,中共桂黔边特支(又称富禄特支)组建,隶属省工委领导,下辖大年、富禄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人,梁林任特支书记兼大年党小组组长,路璠任副书记,莫矜任富禄党小组组长。

莫矜等人在富禄,除正常教学,还积极组织学生上街演讲、出墙报、写标语、演话剧,以教唱《黄河大合唱》《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国歌曲的宣传推动方式,在当地掀起抗日救亡宣传高潮,坚定百姓“赶走日本鬼,不当亡国奴”的信心。莫矜以饱满的激情谱写歌曲《富禄颂》,歌词“青山环绕,绿水前流。富禄富禄,天然丰饶,环境优良,生活悠悠……”引起民众师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祖国、保家乡的热情,数十年后仍有学生能吟唱。莫矜通过富禄邮政所进步工人杨国骥,订阅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收集抗战宣传资料,在进步师生中传阅;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到柳州洞头、田寨、梅林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地进行社会调查,增强对桂黔边地区的了解。

同年底至1944年初,正当各项工作有了起色、准备进一步开展活动之际,由于苏健和路璠身份有被暴露的可能,中共桂黔边特支决定撤回融县活动,富禄方面的工作留下曾景坚守。1945年春,莫矜派莫止凡回到富禄开展活动。莫矜等中共党员的活动,在富禄播下革命火种。

创建“挺秀”保家园

中共桂黔边特支撤回融县后,改称中共融县特支。1944年4月,积劳成疾的梁林病逝,经省工委批准,路璠、莫矜分别担任特支书记、副书记。

为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范围,为日后开展武装斗争准备多个据点,1944年春,莫矜奉命到融县贝江山区开展社会调查,以搜寻莫氏宗亲关系为由,赴贵州省从江县宰便区(今宰便镇),与该地区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莫御(宰便镇宰便村人)联络,对其进行引导和争取工作。1949年秋,在莫矜的教育帮助和革命形势影响下,莫御积极为过境的南下解放军筹集粮草。1951年1月,莫御率部接受改编。

莫矜:一片丹心报家国1

1945年初,融县特支代表陶保恒和转移到融县、罗城、柳城一带活动的柳州日报社党员代表张琛、罗培元,以及中共桂林文化支部代表司马文森、郑思等人,在融县滩底村(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罗龙村滩底屯)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桂北临时联合工委,统一领导桂北地区(包括融县、罗城、柳城等地)的抗日武装斗争。

同年2月,受桂北临时联合工委指派,莫矜到融县北区建立抗日武装,切断侵占长安驻敌与桂林驻敌联络的交通要道,与南区的抗日挺进队南北呼应,夹击入侵融县融乐(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长安(今融安县城)两镇的日军。莫矜到达融县北区后,立即联系在北区活动的中共党员莫可量、陈智、韦克等人,大胆放手发动群众,积极争取黄治邦、黄建材等地方开明人士的支持,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3月,融县抗日挺秀队在浪保乡小排村(今融安县大将镇董安村小排屯)正式成立,下辖浪保、鼎安、西隅3个分队,队员100余人,黄略任队长,莫矜任指导员。莫矜召集曾景、江明、傅岳嵩等7位进步青年前往融县北区,参加抗日挺秀队。1949年秋,江明、傅岳嵩分别担任都宜忻总队第四联队副政委兼第十六大队教导员、柳北总队第一大队第十三中队指导员。挺秀队成立后,逐渐成为融县北区保卫家乡的核心武装力量。

4月中旬,盘踞在鼎安、浪保的日军,向挺秀队活动地带进行扫荡,妄图消灭这支成立不久的武装力量。挺秀队在避开敌人扫荡的同时,派出侦察人员到富乐村对敌人的驻地进行骚扰,且派员多次到富乐和长安两镇敌驻地附近张贴标语,发放抗日宣传传单,制造恐慌,牵制敌军。

5月下旬,获悉驻融县长安镇的部分日军向桂林方向撤退的情报后,莫矜立即作战斗部署,黄略、韦克(浪保分队指导员)率挺秀队连夜出动,绕水路赶至浪溪河小片村河段的竹林中埋伏。第二天拂晓,该股日军沿河边的马路行进,挺秀队奋勇截击,毙伤日军一部,其余日军无心恋战,向北夺路而逃。战斗刚结束,挺秀队得知融县“长安维持会”保安大队大队长、汉奸邓德麟率部向盘安乡长耙方向逃窜,遂不顾疲劳,赶赴长耙,将敌包围,向邓德麟展开政治攻势,邓德麟被迫下令缴械投降,交出手枪、步枪20余支和弹药一批。

1945年6月,日军撤退后,为保存实力,挺秀队根据桂北临时联合工委的指示,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

西寨突围起风云

抗战胜利后,为便于开展工作,融县特支将融县分成西、南、北3个区,每个区成立1个支部,莫矜负责南区支部,在潭头、大良等地活动。1945年秋,莫矜到罗城县木偶村(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下梧村木偶屯),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春,前往宜山县(今河池市宜州区),向地干校同学、中共党员周廷扬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工作重点转入农村的指示,要求在宜山一带建立革命活动据点,与柳北连成一片。融县特支抽调人员到宜山县马泗乡(今属忻城县)、县城铁城小学等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