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团结 籽籽同心
作者: 谭玉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这里山河锦绣,文化瑰丽。
1951年8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到金秀大瑶山访问。为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增进团结,发展生产,在访问团的帮助指导下,金秀大瑶山各族代表大会通过民主协商,以瑶族民间习惯法“石牌制”的形式,制定了以各民族“不计旧怨”“亲密团结”和土地“自由开垦”“谁种谁收”为主要内容的《大瑶山团结公约》,并刻碑树立,全体代表饮鸡血酒立誓,信守不渝。该公约的订立促进了金秀大瑶山从矛盾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生动实践,是民族团结和谐的瑰宝。
70多年来,金秀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坚持用发展的举措加强民族地区建设,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金秀积极探索“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的治理路子,制定新时代“石牌律”,通过民间调解员、“石牌头人”等形式多元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形成了“小事不出寨,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良性治理,有效防范大瑶山地区民族领域风险隐患,2017年至2020年,金秀连续两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连续4年获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近年来,金秀持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了全县中小学等国民教育课程,并通过春节、盘王节、迓圣节、功德节等传统节日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进步,全县呈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2005年5月,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7年,金秀成功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被列为自治区级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2021年,“瑶族石牌习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3年1月,金秀获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大瑶山团结公约》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诠释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如今的金秀,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物阜民丰、政通人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已深深融入各族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为推进金秀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金秀经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3年是《大瑶山团结公约》订立72周年。本期精选了十余篇佳作,全面介绍金秀大瑶山的沧桑巨变,让广大读者进一步加深对金秀各族人民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了解。新的征程上,金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增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气魄擘画和推进“高质量发展考卷”,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更加壮美的篇章!文(作者系中共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