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星在“文家市大捷”中陨落
作者: 汤亿友
1930年8月20日早晨发生在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的“文家市大捷”是红军初创时期消灭国民党一个整编旅的光辉战例,从此扩大了苏区,壮大了红军。但在此次大捷中许多优秀的红军指战员也牺牲了,特别是红一纵队司令员柯武东的壮烈牺牲,使一颗耀眼的“将星”陨落了。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老街西门口处,矗立一座烈士陵墓,中间墓碑上赫然镌刻着“革命烈士柯武东之墓”。右边石碑上刻有《碑文》:
柯公武东 一九零五 生于肥东 家穷志壮
幼读私塾 辍学回乡 励图报国 驰骋疆场
抉离旧军 投身中共 有党指引 虎添翅膀
平江暴动 指挥有方 国军溃败 土豪胆丧
攻打文市 一纵首长 异常勇敢 中弹重伤
肠出命危 英勇顽强 气贯长虹 红旗飘扬
壮烈牺牲 豪情回荡 年仅二五 将星陨殇
坟茔复修 铭文难详 世人缅怀 万代景仰
从碑文中可知,柯武东生于安徽省肥东县,是红军时期的纵队司令员。1928年4月他与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员一起举行平江起义,抉离旧军,带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1930年8月20日那场由毛泽东、朱德指挥,史称“文家市大捷”的战斗中,柯武东英勇牺牲。关于这场战争以及这位烈士牺牲时的经过,本人因长期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从事革命文物研究及保护工作,在收集老一辈口述史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印证的过程中对此有较详细了解,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国内外形势
“文家市大捷”是在国内外形势对中国工农红军发展有利的情况下发动的。在国外,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危机,在国内,1930年5月蒋、冯、阎之间爆发军阀混战,削弱了反动势力。在这种有利形势下,全国各地的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到14个军,10万余人,建立了大小根据地15个。革命的星星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
1930年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负责人李立三,未考虑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实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时机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命令弱小的红军攻打武汉、南昌、长沙等大城市,并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行动口号。中共中央命令朱德、毛泽东的红一军团攻打南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攻打长沙,贺龙的红二军团配合攻打长沙,结果使革命蒙受重大损失。红三军团虽然取得了攻克长沙的胜利,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迅速组织兵力反扑,逼近长沙,因此脚根还没站稳又只好撤出长沙,受到一些损失,红三军团撤出后经浏阳苏区到平江县长寿街一带驻扎。
在红三军团行动的同时,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从福建汀州出发,没有去攻打南昌城。在万载毛泽东和朱德获悉红三军团曾一度打进长沙又退出,为了配合红三军团再次攻打长沙,决定向湖南西进。在路上得知情报,湘赣边区的浏阳文家市有敌军一个旅,朱德和毛泽东开始策划吃掉这个旅。在部队开赴湘鄂边区的西进途中,毛泽东有感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回想起十年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赋词一首,抒发了他的豪迈气概。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〇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国际悲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词中的黄公略,是朱毛红军部下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时任红三军军长,“文家市大捷”高升岭战场的总指挥,柯武东就是他属下的一纵司令员。
掌握敌情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撤出长沙,向浏阳、平江苏区开进时,湖南的国民党军阀何健率部队尾随追击,在浏阳的大小集镇上驻扎军队。何健的直属旅盘踞在文家市。该旅下辖3个团和浏阳的保安团,共计兵力5000余人,于1930年8月10日到达文家市。随后在孙家塅部署一个团,在高升岭一带的棺材岭、九峰寺部署一个团,并迅速构筑防御工事,为了不使树木挡住视线,将战壕、碉堡、火力点前面的树木全部砍光。另外两个团分散在月形山、河口、黑石嘴、文家市街区一带的居民点做机动,旅指挥部设在街上的明章女校,旅长戴斗垣气势汹汹狂叫:“要血洗文家市”。
黄茅会议部署兵力
为震慑敌人,鼓舞人民,形成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夹攻浏阳东乡一带之敌的态势,毛泽东、朱德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消灭戴旅。鉴于敌军是孤军深入我苏区,广大苏区人民同仇敌忾,形势对红军有利。红一军团有二万余人,加上地方政府和赤卫队配合,兵力占绝对优势,全歼该敌稳操胜算。
8月18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到达万载县黄茅,立即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采取三面包围,二面打援、速战速决的战略。具体部署是以黄公略的第三军为主攻力量,所属一、二纵队于19日到慈化清水塘一带待命。(此地离文家市30多华里)20日凌晨2时由清水塘经斗谷菴、白竹坳、花园、龙头湾到达指定位置。总攻打响后向棺材岭、九峰寺敌阵地发起攻击,得手后直逼文家市最后一道防线高升岭。
红三军第三纵队于19日午后从黄茅出发,经佛子口、铁岩进入岩前(此地离文家市20华里)隐蔽待命。20日凌晨3时由岩前经槐花塅、白马洲、石牛潭、荷莲塘到达指定位置,总攻打响后向文家市攻击前进。
以红四军为左翼于19日由黄茅途经慈化经余坊开往桐木(此地离文家市25华里)。20日凌晨1时,从桐木出发,其主力经下塆、梨树坳、年塘、杀爷坑、萧家湾到达文家市西6华里处,留下部分兵力,其余部队迅速包围文家市之敌,切断敌人向浏阳方向逃窜的各条通道,并阻止浏阳援军。浏阳的国民党军队离文家市较远,按当时的行军速度赶到文家市最快也要大半天,这样就保障了红军有半天时间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围歼这股敌人。红一军还派部分兵力占领文家市西北方向的三峰尖、严家滩,总攻打响时向市内之敌发起进攻。
红十二军为右翼,攻击孙家塅之敌,(当时所在位置离文家市40华里),于19日从驻地黄茅出发,经王家场、桥下、枫树坳、万阳桥进至大土里一线待命。准备完毕,20日凌晨总攻打响时向孙家塅守军采取猛烈进攻,消灭敌人之后,即向清江(位于文家市北15华里)前进,预防蒋埠方向之敌来犯。各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后迅速派出侦查兵化妆成老百姓进入敌前沿阵地侦查地形、敌情,以便总攻发起后指挥员对敌人采取有效攻击。
另外,由湘东总指挥张启龙领导的浏阳、醴陵、萍乡地方武装有100多条枪,数百人堵住齐山界关卡(离文家市22华里),以防浏阳方向的敌人来犯,又可堵住从文家市逃窜出来的残敌。
朱毛红军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召开军事会议,部队集结,布置兵力到各参战部队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的行动计划。文家市守军很快被铁桶般围住。
战前,文家市区的赤卫军,以及附近的游击队四处袭扰敌军,使之坐立不安,疲于应付,士气沮丧。
慈化苏维埃政府也组织赤卫队协助红三军一、二纵队参加战斗,抢救运送伤员,当时的后方野战医院就设在慈化街区和寺庙里。
总攻时间定在8月20日凌晨5时整,到时各路参战部队同时打响。
激战高升岭
棺材岭、九峰寺、高升岭位于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南部山区,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花园村山区接壤,是慈化通往文家市的必经之路。高升岭的山脚下就是文家市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夸张地说:“如果红军占领了高升岭,就等于取得了整个战场上的胜利。”棺材岭,因其地形似棺材而得名,过了棺材岭是九峰寺,因山上有寺庙而得名,九峰寺下就是高升岭。昔日战场上戴匪构筑的工事痕迹还依稀可见,从这些陡峭的山峰,崎岖的羊肠小道和茂密的丛林,可以想到当年红军夺取这些高地的难度。加上这一区域是戴匪重点防守关隘和指挥部所在地,城区里的机动部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赶到。尤其是在得知去浏阳方向的退路已被红四军截断后,这方圆几十里高山密林是戴斗垣唯一可选择的逃窜路线,因此敌我双方都看重这一区域,投入重兵争夺,这就是高升岭战斗之惨烈的原因。战争一开始就白热化,有伤员不断地被抬出来运往慈化后方野战医院。
8月20日凌晨5时总攻开始,由柯武东率领的第一纵队首先向棺材岭、九峰寺一线的制高点发起攻击。红军将士不顾连日奔袭的疲劳,冒着敌人炮火、机枪的火力封锁,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灵活的战术,奋勇地冲向棺材岭、九峰寺敌阵地。红军一鼓作气攻下了棺材岭、九峰寺的制高点,扫除了通往高升岭的障碍,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但是柯武东还是按作战部署迅速带领一纵队所剩指战员向高升岭最后一道防线阵地发起猛攻。
盘踞在高升岭的敌人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在红军战士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时,山上的轻重武器“叭、叭、叭”“哒哒哒哒……”猛烈开火,红军战士一批又一批倒在血泊里。看到部队伤亡惨重,所剩无几,司令员柯武东向军部请示报告,军长黄公略下达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高地攻下来,就是打得剩下一个人也要往上冲。”柯武东接到命令之后,立即组织所有在场的机关人员和剩余战士200多人,在一个土坑下做了简明扼要的动员,之后他气宇轩昂、英俊的脸上充满杀气,手持双枪身先士卒,带领200多名战士冲向高升岭敌阵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冲到半山腰时一名藏在草丛里的敌人狙击手从侧面向他射击,子弹从他腹部穿过,血流如注。他对前来抢救他的战士们说:“不要管我,继续冲上去。”很快肠子从伤口流出,他立即叫警卫员解下腿上的绑带,用手指将肠子塞回去,再用绑带扎紧,指挥部队继续向敌人攻击。关键时刻年轻的纵队司令员柯武东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誓言,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警卫战士硬是用担架把他从阵地上抬下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慈化后方野战医院抢救。这时毛泽东一行正好路过慈化,他闻讯赶来,仔细察看了柯武东的伤情,并亲切地对他说:“你是我们红军中的英雄。”并嘱咐他好好养伤。柯武东躺在担架上,望着自己敬爱的引路人毛委员庄严地行了个军礼。当抬到离医院不到1公里时,就是现在的烈士墓所在地,柯武东因伤势过重,时间拖得太长,流血过多,心脏停止了跳动,闭上了眼睛,年仅二十五岁。他短暂而辉煌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永远定格在慈化人民的心中。战士们将他就地安葬,当时设在附近祠堂的西头小学师生闻讯赶来为英雄送行。
一纵司令员柯武东身负重伤被战士们抬下山后,红四军在西线得手,歼灭了成功山,宝塔岭、月形山一带的敌人,从多路赶来配合红三军一、二纵队进攻高升岭,并集中所有炮火向山上敌阵地猛烈轰炸。高升岭守敌在红军四面包围下全部被歼。红军占领了距文家市街区最近的制高点高升岭,取得了地理上的优势。
戴旅全军覆没
在攻克高升岭的同时,红三、四军投入了预备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文家市的敌人发起猛攻。文家市街区的北边是宽阔平坦的水稻田,有红一军部分兵力防守,敌人从那里突围显然是绝境。东边是江西苏区,朱德总司令指挥部黄茅所在地,更行不通。唯一可选择突围的地方只有西边的浏阳和南边的慈化花园山区,而这两个方向被红四军和红三军一、二纵队严密封死。
红三军第三纵队从五神岭冲向文家市,在距文家市东3华里的黑石嘴消灭企图逃跑的800余名敌军。按照作战任务去孙家塅的红十二军先头部队,发现敌一团已于昨天晚上从孙家塅逃往文家市方向。部队迅速转向文家市方向逼近,但因行军路远,稍晚一步才赶到文家市以北河田、河口一带,因此让敌人逃走数百人,其余之敌被迫退到街区。在高升岭战场的红三军第一、二纵队全体指战员从山上往下冲,像赶鸭子一样把敌人赶下山,戴旅所剩残存人马被压缩在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城区里,官兵预感末日来临,惊恐万状。我各路红军严密包围,穿插分割,各个歼灭。红四军先头部队从月形山突破敌外围防线,经下街陈家祠堂后门冲进,插入街心,敌人顿时大乱,军心涣散,加上枪炮声、杀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城内所有官兵无处可逃,完全丧失战斗意志,纷纷举手投降,整个战斗不到半个上午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