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 蒋德龙
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乡村地区遍布着大量珍贵红色文化遗址和遗迹。这些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现代社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基地,其保护与利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城市扩张、规划等因素,导致广州市乡村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面临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遗址和遗迹,成为当前城市规划部门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深入研究了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价值、保护与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和利用的主要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作为中国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浪潮。在这一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文化财富。因此,城市土地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可以充分发挥其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历史价值。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价值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历史纽带,对推动社会进步、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具有多重价值,具体如下:
历史价值。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资源,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更是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实物证据。保护这些遗址遗迹,就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后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遗址,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让后人深入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铭记历史,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辈遗志。
文化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合理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教育价值。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是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可以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以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这种教育方式,远比书本知识更加生动、具体,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也是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济价值。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合理利用这些遗址遗迹,将其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能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还能推动乡村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现状。当前,广州市拥有众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这些遗址分布在白云区、越秀区、海珠区、从化区、增城区等区域的乡村角落,涵盖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这些遗址包括石井兵工厂遗址、东平马市岭自然村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马市岭村禺北游击队根据地旧址、太和西罗乡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帽峰山游击队驻地旧址、广州东北郊人民游击队第一区队旧址、江高镇的双岗村解放军南下驻扎旧址、花县农民自卫军总部旧址、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如图1所示)、杨匏安旧居(如图2所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如图3所示)、国民党“一大”旧址(如下页图4所示)、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如下页图5所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如下页图6所示)等,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当地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革命历史、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广州市政府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些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但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广州市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这种广泛的分布,使得遗址遗迹资源比较分散。遗址遗迹的管理均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负责,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机制。这种分散式的管理加大了遗址遗迹的保护难度,使得各遗址遗迹之间无法紧密联系,难以形成整体效应,不仅增加了遗址遗迹保护成本,同时也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限制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此外,还有部分乡村地区因缺乏统一规划,而未能充分考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需求,导致部分遗址遗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资源保护利用不合理。广州市许多乡村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位于人口密集的传统村落,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部分乡村地区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所在区域划为商业开发或其他用途的土地,这也导致乡村地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破坏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历史风貌和完整性,影响其整体环境,同时还进一步加剧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有部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所在的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其土地资源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再加上,这些偏远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开发,其土地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文化与经济价值,难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这也造成乡村红色文化资源闲置浪费。
资金投入不足。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涉及修复古迹、建设配套设施、展览展示等方面。然而,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加之社会资本对此类项目的投入意愿不强,导致一些重要革命遗址遗迹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缮,尤其是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因年久失修,其结构已经出现不稳、损毁严重等现象。这不仅影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效果,也限制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加强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具体如下:
科学合理规划,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中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广州市乡村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根据广州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制定统一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以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网络,确保全市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整合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采取“串珠成链”的策略,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将分散的遗址遗迹有机串联起来,带动偏远村庄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例如:可以设计多条以重要革命事件和人物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使游客能够在参观过程中系统了解广州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同时还能推进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红色资源的多元利用。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作为革命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确保这些遗址遗迹不被破坏,提高遗址遗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面对遗址遗迹所属区域被划分为商业用地的情况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红色遗址遗迹所在区域划定为“保护区”,限制商业化开发的范围,确保遗址遗迹不受商业活动的干扰。尤其是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可将其纳入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用途改变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在确保遗址遗迹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多元化的利用方式。例如:可以将部分遗址改造为博物馆、纪念馆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遗址周边的土地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通过改善遗址周边环境,确保红色文化遗址周边环境的整洁美观,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对于偏远乡村闲置的红色文化遗址,为了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相关部门可根据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地理位置,探索“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元化利用方式,将遗址周边的部分土地用于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研学旅行营地等,既保护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将这些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与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相结合,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以提高偏远地区红色文化遗址土地利用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拓宽资金渠道,共同助力乡村经济振兴。要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加大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的财政投入扶持之外,还需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社会捐赠、企业赞助、公私合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资金压力,为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稳定保障。尤其是加大对偏远村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偏远地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以确保每一笔资金专款专用。此外,为了提高公众对偏远村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通过制作宣传片、开展线上主题展览、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总之,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利用和传承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