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独特发展文博创意产业

作者: 孙瑞芳

创新独特发展文博创意产业0

近年来,中国国内外的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有的甚至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于大多数文博单位来说,受制度、人员、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发展进展相对滞后。以太原市晋祠企业文化博物馆为例,通过长期关注我国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指明了制约我国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博物馆条例》颁布以来,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方式是人们只能去博物馆参观文物,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不仅强化了文物传播的模式,而且扩大了文物传播的范围,对推动博物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使文物活起来。

历史悠久的晋祠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作为我国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在宋、元、明、清代一直到民国初期,它都是一个独特系统的建筑物类型,而且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建筑雕刻、壁画、石刻还有其他国宝建筑等。作为三晋人文历史语境的综合载体,晋人的文明体系也一直从西周时期流传了至今。晋祠曾是王氏、张氏的发源地,现在晋祠博物馆已是一所集文物、科研、陈列展览、安全防御、绿化美化、文化交流、社会教育为一身的综合型博物馆。晋祠文化底蕴丰富,建筑、彩绘、壁画、石刻等均为中国唐宋以来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圣母大殿立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堪称我国宋代建筑的典范(图1);鱼沼飞渡,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别具一格,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十字形古代桥梁;献殿建于金大定贞观太和八年,是殿和阁有机地结合的建筑。此外,还有对越坊、水镜台、胜瀛楼等各显其异的建筑。宋元彩塑艺术共一百余尊,其中位于圣母大殿前的宋代彩塑艺术是宋代宫中日常生活的写照,对于研究北宋宫廷流行制度、宫廷日常生活、宫内服饰、宫中彩塑艺术等的研究都十分有意义,具有很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元代乐伎像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乐器造型群,对研究杂剧艺术以及元代中国古乐曲艺术的发展都具有意义。而水母塔的鱼美人像、老君窟的三清像等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也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

晋祠开发文博创意产品的优势

具有多元的开发价值。晋祠一直是太原市最漂亮的名片,是人们第一次来太原最喜欢游览的地方。晋祠地区有着千余年的旅游胜地历史,也产生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和旅游品牌。所以,晋祠也是太原文化丰富的历史品牌,是历史文脉的结晶,有着很大的创新研究价值。

具备宽松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是近年来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博物馆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太原市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当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而文博创意产业不仅是太原市历史文化事业的主要部分,而且是太原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领域,这都为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晋祠开发文博创意产品的问题

产品结构模式单一。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博单位的产品都位于较低水平、没有文化创意,商品主要来自于图书、出版物的复制品、手工艺品,研发过程与产品设计的水平也比较简单,“拿来主义”、产品雷同现象很严重。而各个地域同类别的博物馆,如各个博物馆所售卖的人文艺术与文化创意商品和旅行纪念品,通常都有同样的商品,但除去与博物馆符号的区别之外,就只有颜色、材料的不同,也很少有效果。产品与工作场所、博物馆、展览,甚至商品之间的联系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市场脱节现象严重,难以形成一个系列,无法吸引观众的第二次消费。此外,还有粗制滥造、质量差、“同质价差”等现象,无法激起游客购买兴趣。

体制机制上的制约。从体制上看,像晋祠博物馆之类的文化事业单位属于国家全额财政,收支两条线,在目前政策下不可以搞商业开发运营。当前,尽管我国制定了相应支持政策措施,但建立具体可操作性措施并切实做到还需要时日。从内设机构而言,除一般保管、陈列、研究和宣教等职能部门外,也没有专门负责开发经营的部门。

从机制上看,目前的中国文化博物馆产业还没有实现产业化运营,全部的经营资金均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城市、区县的文化博物馆事业直接受上级主管机关的监督管理、引导、干预与约束,基本没有独立发展的自主权。但是,这些文化博物馆机构仍然强调保留多于使用,既缺乏灵活性而且形式也较为简单。正是基于上述制约,近几年来晋祠博物馆机构在经过政府许可的范围内,依靠自己资源仅发展了部分藏书和少量纪念品,并没有进行商业营销,也没有做市场运营,不能不说受到了体制、机制约束。

现有晋祠展示的局限性。因此,在晋祠夫人庙里所陈列的北宋彩塑(如图2),由于是在寺庙,所以是相对独立的。而游人所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以及在行走时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塑像本身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存文物,游人可以通过围栏发现这些精致的工艺品。位于明代的水母楼建筑二楼,有一套明体唐代彩塑。但通向二层的道路却又陡又狭。另外,《晋祠彩塑》通过印刷所表现的彩塑内容尽管比较全面,但展示的只是版画水平,而并非整体表现。

关于文博创意产品开发的几点思考

加强对特色藏品的开发。因为博物馆的藏品是不同的,所以藏品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师在开发产品时应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开发,在展示产品外观的同时,将产品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进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将在收藏的基础上寻找设计灵感,赋予收藏新的生命,不仅使收藏的形象更加生动,而且使它更加贴近博物馆,使人们对博物馆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从而为博物馆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了使收藏品具有特色,设计师必须加强对收藏品的历史背景知识、物质品质等方面的理解,使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自己的灵魂,而不是模仿收藏品。因此,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的内容,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还可以加大开发力度,进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加强规划引领。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做好谋划与领导。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主要载体,注重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赋予了传统文化产业全新的表现形式与活力,最关键的就是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就需要融合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传统文化产业特点,彰显世界文化遗产的特色,而不要完全模仿,这需要真正进行前期的研发工作。参观者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消费型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主体。政府在编制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并进行调研工作。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观者对博物馆的需求不同,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兴趣也不同。同样的,旅游者也对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和景区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唯有经过研究,才能够抓住市场脉动,迎合游客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才不至于偏离了正常的方向。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不应该采用一次性、一件式的发展方式,注重整体设计、长远规划、产品形象,成为一个系列,借鉴故宫博物院的经验,以及国外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经验。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口号、配色方案等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以品牌为基础的产品延伸。

提高产品开发创意。在新时代,现代人的审美能力也越来越提高了,这就需要对文化创意产品具备一定的创意意识,让人们在此刻有一个明亮的感官,这不但能够培养对产品的爱好,也同时可以对收藏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所以,文化设计师应该注意形式的新颖性,以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更多地认识文化设计产品,从而增强文化产品设计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设计者就必须突破固有的思路,深入研究文化市场和消费人群,以掌握他们的现实需要,这不但能够使文化产品设计更具有针对性,也同时能够使文化产品设计有很好的形式新颖性。

建设文创产品销售网络 、加速晋祠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成立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队伍和营销队伍,在产品开发初期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研究晋祠的文化内涵,将晋祠的灵魂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中,打造真正代表晋祠的旅游产品。同时,要合理构建营销网络,牢牢把握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展网上销售渠道,在淘宝和京东网上开设晋祠文化创意产品旗舰店,保证充足的商品供应,更重要的是严格的质量控制。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建立独家销售渠道,并与传统的网上商店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网上销售网络,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线下销售网络不容忽视,应联系周边店铺,推广晋祠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寻找大型或影响力较大的商场与酒店进行联合营销,拓展线下销售网络。客户是有保证的,而且还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可以通过互相联手的营销平台来实现互惠互利。

建立细化的内部绩效和外部评价两个体系。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奖励制度是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单位并不能建立详细的绩效考核目标。尽管对于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别的岗位,的确无法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尺,但也恰恰基于这种因素,各个单位都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和不同的职位设置,建立具体的岗位目标职责,详细的岗位评估内容,至少在同类岗位上,以实现有效的评估。与就业改革政策相结合,才能实现岗位内公平竞争、上下能动、多劳多得的工作格局。

构建外部评估制度的关键是形成对人们满意度的客观评估准则,以达到效益的最优化。但是,在实际中,群众的需求可能差异较大,在一些情形下,对人们的期望值也可能高于对人们的实际承受能力。所以,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更顺畅的表达渠道,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期盼,以促进社会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也因此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务,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才是最后的衡量标准。增加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建议,最后达到政府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公益目标。

进一步夯实人才短板。从人才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队伍中不但要有了解人文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要有了解市场的商业人员,必须有专门人员,特别是具有较复杂知识结构的管理者。所以,人们传统观念上以为,单纯地增加博物馆从业者和开发人员并不一定一加一等于二,有时也会降低对产品开发工作的执行力。所以,要推动博物馆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就需要积极培育和吸纳博物馆专业领域科技人员和传统艺术文化产品开发人员。而晋祠庙宇博物馆不但要做好内部专业领域人员的吸纳与培育,同时还要主动协调外部专业单位,大力培育创新型开发、经营与推广人员,并健全人才引导支持激励机制,以疏通国企与民营、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

文化创意产品能有效地传承文化理念。因此,工作人员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其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以博物馆自身的情况为出发点,创造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不仅使博物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促进博物馆的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