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文化品质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佳睿

我国城市文化品质的比较研究0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渠道城市文化宣传活动能够传播城市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结合我国不同的城市文化宣传方式,对沈阳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过程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沈阳市提升文化品质提出建议。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基于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城市文化宣传方式,各种宣传城市文化的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在沈阳市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如何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宣传沈阳市的城市文化,仍然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我国城市文化宣传方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一个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的系统,并且中国各地在地理、气候、物产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创造出许多相关联的文化,以及相区别的区域文化。由于中国文化体系庞大,可从纵向的发展、产生的地域、民族的属性、文化的社会性等角度研究中国文化。主要依照中国地理区划选取比较分析的城市。由于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依照中国地理区划选取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城市,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城市文化的宣传方式,如下表所示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文化宣传方式。

本文选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理区划的不同城市,通过搜索这些城市政府官网的关键词来获取不同城市的文化宣传方式。如下表所示,大部分城市都采用了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旅游、文化经济/市场、文化展览/艺术节、文化广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比赛(区域性)这七种宣传方式,部分城市选用了其中几类。

如上表所示,长沙和广州没有采用区域性文化比赛,兰州和乌鲁木齐没有采用文化活动中心和区域性文化比赛,石家庄没有采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中心和区域性文化比赛,海口主要采用的是文化旅游和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城市文化宣传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都能够深化城市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选取的这些城市主要运用七种方式宣传城市文化: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让国内国际了解承办赛事的城市背后所蕴含的城市文化;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构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文旅项目,进而提升城市的文旅形象,并改善城市形象品质;通过推进地方文化经济,促进城市文旅消费,为城市扩内需、稳增长;通过举行文化展览或者艺术节,吸引外来人员,传播城市文化;通过在广场或者公园举办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建立专门的文化活动中心,将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举办区域性的文化类比赛,将城市文化深入每一位市民的心中,增强作为该城市居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些文化宣传方式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对外宣传城市优秀文化,提升城市魅力,其主要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文化展览、艺术节、开展主题旅游等方式,作用于城市外部群体,让这些群体能够深入了解该城市文化。第二个作用是对内宣传城市文化,增强城市内部群体对本城市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通过修建文化公园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区域性文化比赛,提升本市市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些城市文化宣传方式,最终是为了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质。

沈阳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方式

城市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城市文化实力的竞争,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方面,沈阳市主要采取“大文化”建设发展思路,通过打造全国一流的剧院团,确立出版物市场整顿的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少数民族活动,树立城市“大文化”的发展格局,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致力打造沈阳市的城市品牌形象。

沈阳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对外影响力。在大型体育赛事方面,沈阳市承办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围棋赛、沈阳马拉松赛事等较多的大型体育赛事。由于沈阳马拉松赛事的规模逐年升级和影响力逐年扩大,沈阳马拉松获评“2021世界田联标牌赛事”。为了提升沈阳市文化旅游的影响力,2022年政府规划的沈阳都市旅游圈夏季游特色旅游路线以及“美丽乡村游”特色线路,不仅能够助力沈阳市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而且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在文化经济或文化市场方面,提出“三核、两带、九片区”的夜经济空间构想,推出12个夜经济示范街区,全面打造沈阳市的夜经济文化。在文化展览或艺术节方面,举办东北文博会、紫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众多非沈阳本地的民众来参会,展现沈阳市的城市魅力。

另一方面,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对内的影响力。在文化公园或广场方面,沈阳市拥有沈阳重型文化广场、辽宁体验式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在不同时节打造社区文化广场和夏日文化广场活动,将文化广场办成市民广泛参与活动的大型舞台,能够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达到文化惠民的目的。在文化活动中心,沈阳市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深度创新。在区域性文化比赛中,为了方便沈阳市市民参与不同的文化竞赛类活动,有些活动以沈阳市为主办方,如沈阳版“诗词大会”;有些活动以职工所在单位或者社区为主办方,如“弘扬中国文化,欢度端午佳节”包粽子比赛活动。

除此之外,沈阳市还建设了很多主题文化园区,例如“老龙口1662”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以老龙口数百年酒文化为主题,利用老龙口的老厂区、老厂房打造体验酒文化旅游服务的综合性的文化园区。在沈阳市的交通方面,沈阳市修建的地铁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并将城市文化融入地铁设计之间,可以很好地宣传沈阳市城市文化。例如沈阳市地铁1号线的中街站由红白相间的颜色组成,凸显“故宫”风格,铁西广场站的螺丝造型体现“老工业基地的辉煌”。沈阳市地铁每个车站的特色都展现了沈阳市的城市文化。总体来说,沈阳市将通过深入发掘城市文化,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将原有的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新兴业态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沈阳市城市品牌。

沈阳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建议

沈阳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如沈阳市“一宫两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沈阳市“清文化”影响广泛;沈阳市杂技团高超的技术征服了国内外观众等等,这些都是沈阳市知名的文化品牌。沈阳市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城市文化,依照上表中列出的各大城市宣传城市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和沈阳市现有的城市文化宣传方式,从两方面提出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品质的建议。

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对外影响力

一是大型体育赛事后续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形象,体育赛事的标志性景观有效地宣传城市历史文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建设。沈阳市承办多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如第十二届全运会、沈阳马拉松赛事等,这些赛事与城市历史文化一并融入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公共设施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大型体育赛事后续利用方面,一是以大型体育赛事经典标志为基础,针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进行综合性重塑,使其成为代表城市知名度的城市品牌之一。二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赛事文化,在大型赛事之中,通过表演、比赛、展会、休闲运动等方式构建大型赛事文化产业。三是构建体育文化的经济环境,在大型赛事前期和后期,延长大型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依托大型赛事的特殊性,打造与大型赛事相关的城市文化消费活动区域,推动文化、体育和经济相融合,助力沈阳市经济发展。

第二,稳步发展文创产业。沈阳市拥有众多著名博物馆与知名景点,文化创意产业随之兴起。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沈阳故宫博物馆和张氏帅府博物馆展出大政殿长钱包、八旗金属尺、帅府笔、马上封侯书签、水晶挂件等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多数沈阳市著名博物馆和知名景点都有专门销售文创产品的区域,而这些著名博物馆和知名景点的官网中很少专门销售文创产品,建议可以将沈阳市著名博物馆和知名景点的文创产品搬到线上展示与销售,提高沈阳市城市文化的传播速度。沈阳市文创产业应以著名博物馆和知名景点为基础,发展广告、设计、时尚、音乐、传媒等重点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现代文创产业,进而打造沈阳市城市文化品牌。

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对内影响力

第一,深入挖掘、打造特色街区。街区作为城市的第三空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地方气质。沈阳市的大部分特色街区主要是老厂房、老街区和商业街区,发展该区域的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沈阳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21年12月,沈阳市辖13个县级行政区,10个市辖区为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苏家屯、浑南、沈北、于洪、辽中,新民1个县级市,康平、法库2个县。沈阳市现有的特色街区仅是13个县级行政区的小部分区域,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建议在13个县级行政区中,以现有的特色街区为基础,打造符合每个县级的政区文化。通过借助景色、建筑物等让人们深入感知街区的文化,让街区的不同场景讲述街区的故事,这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县级行政区市民的文化需求,还能激发人们对街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建设沈阳市特色的社区式图书馆。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城市文化扩展到社区层面,就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建议可以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和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该社区的图书馆。社区式图书馆主要服务于生活、工作在该社区的居民,可以为居民提供阅读的书籍,打造阅读的环境。在社区式图书馆规划设计中,充满了沈阳市特色的文化标识、文化雕塑等,可以利用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获取对应的文化信息。社区图书馆还定期举办与阅读相关的多种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提升社区文化生活品质,还能提高沈阳市市民文化素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沈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提高沈阳市文化的知名度,强化沈阳市文化的传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整合沈阳市城市文化,不断深入挖掘沈阳市城市文化特质,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后续利用,稳步发展文创产业,深入挖掘并打造特色街区和建设沈阳市特色的社区式图书馆等方面的举措,打造沈阳市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的沈阳市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佳睿.城市文化与数字博物馆的关系——以沈阳市数字博物馆为例[J].城市文化,2022(12):157-159.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邹梦瑶,城市大型体育赛事景观遗产价值研究[J].长江论坛2021(03):52-58.

[5]李若婧.场景理论视角下合肥特色街区文化传播研究[J].安徽开放大学学报,2022(02):67-71.

[6]张春英,吴优,孙昌盛,等.资产为本的城市文化体系建构层次与路径探索——以桂林市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2,42(01):77-84.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以数字博物馆为视角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品质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LJKX202012)。

【作者简介】王佳睿(1983—),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