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陪伴,还孩子成长空间

作者: 吴婷婷

高质量陪伴,还孩子成长空间0

在快节奏的时代大潮里,当我们给不了孩子充足陪伴时,与其焦虑,不如接受事实,用心做好高质量亲子陪伴。

我是一名高三老师,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让我难以兼顾家庭。而这一年,我家大宝迈入了小学的门槛,二宝也开始了幼儿园生活,面临幼小衔接和入园适应的双重挑战,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孩子的父亲同样因工作繁忙而频繁加班。我们在工作与家庭的天平两端竭力维持平衡。

直到高考结束,我才得以暂时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身。令人欣慰的是,二宝的在园表现获得了老师的认可,我荣幸地被邀请去幼儿园分享育儿心得。面对邀约,我内心既感动又略带不安,毕竟,作为一个早出晚归、几乎无法亲自接送孩子的母亲,我常因自己的陪伴缺失而感到自责。

然而,忙碌的生活却并未阻碍孩子茁壮成长。我静心观察,惊喜地发现二宝拥有诸多宝贵的品质:他性格开朗,笑容常挂嘴边;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事物认真负责;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意愿,也敢于拒绝。更庆幸的是,他并不因我陪伴有限而感到失落或沮丧。

这让我的心理负担轻了不少。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并不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时刻陪伴,但是父母的思维方式、育儿理念,以及在有限陪伴时间里的全情投入,会对孩子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说起育儿心得,我希望分享以下几点。

尊重孩子

每次一回到家,二宝总是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他的日常。我极为珍惜这难得的亲子时光,从不因他话语稚嫩而有所敷衍。我倾听他的开心、疑惑,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表达。当感到不解时,我会温柔地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然后等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一点点了解他。尽管相处时间有限,但我们的关系却非常亲密。身为家长,我们应当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学会倾听,即便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行事方式。

相信孩子

由于精力有限,我没有办法很好地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因此我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我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在这方面,二宝表现得尤为出色:睡觉前,他会自觉收拾好玩具;吃完饭,会主动将碗筷拿到洗碗池;面对鼻炎困扰,在学会使用洗鼻器之后,便不再让大人帮忙……这体现出二宝独立且负责的生活态度。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他不仅收获了成就感,也体验到对生活的掌控感,享受自主带来的快乐。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童年缺少了民主与选择的自由,成为母亲后,我时刻警醒自己,要把作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因此,每当孩子面临选择时,我会列出两种或多种情况,引导他们权衡得失后,再作出决定,并接受相应的结果。这样做,孩子不会事后反过来责怪家长,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也拥有了敢于决策的勇气。其实,这份敢作敢为的魄力和自负盈亏的责任感,不管是孩子和大人,都需要学习。

孩子的成长有其规律,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理解世界的视角。父母应当成为敏锐的观察者,细心体察孩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不同秉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引导。在快节奏的时代大潮里,当我们给不了孩子充足陪伴时,与其焦虑,不如接受事实,用心做好高质量亲子陪伴。

上一篇: 我不是小孩
下一篇: 分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