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从图画书开始

作者: 周英

早期阅读,从图画书开始0

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可分为图像辨识阅读、字词记忆阅读、识字能力阅读三个阶段。学前儿童的阅读遵循从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规律,因此,图画书是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图书类型,被称为幼儿认识自我、人际互动、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图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图画书包括各类带有插图的童书,如插图故事书、识字书、数数书、连环画、图像小说等;狭义的图画书主要指由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图书,即图画故事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提时代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早日遇见图画书,是阅读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1.阅读图画书的意义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希望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也正是因为阅读能够带来愉悦感,我们才愿意主动打开一本书,成为自由、自主的阅读者。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指出:图画书不是用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阅读图画书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心体验。拥有愉快丰盈的内心,孩子就会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信心。

哈佛大学幼儿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认为,图画书在儿童早期读写学习的关键时期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阅读图画书时,儿童获得的与语言发展相关的提升主要有词汇、语言复杂性的增加,理解力技巧的提升,以及成功的启蒙阅读。同时,阅读图画书能够激发想象力,培养阅读意愿,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如观察、比较、分类、组织、归纳、创新思维等。另外,借由阅读,儿童可以体会到生活中无法遇见的事,丰富人生经验。由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受到他人(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人,图书、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行为的影响,图画书可以向幼儿示范角色在故事中的社会行为,以及不同行为导致的不同结果。儿童会反复阅读喜欢的图画书,书中的画面和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内心体验的一部分,并流露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阅读图画书,儿童能够逐渐习得符合社会性发展期待的行为模式。

2.图画书叙事的特殊方式

图画书的独特样态

图画书的样态十分独特,它不同于童话、儿童诗歌、儿童故事等以文字为媒介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是以图画和文字两种媒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图画书中的文字和图画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图画书的艺术世界。正如加拿大儿童文学研究者佩里·诺德曼所说,图画书不同于其他任何语言艺术或视觉艺术的形式,这种以年幼孩子为读者对象的书,通过一系列的图画,结合较少的文字或者完全没有文字,来传达信息或讲故事。

图画书的叙事特点

叙事就是“讲故事”,图画书的叙事即图画书讲故事的方式。一直以来,在图画书研究中都有“图与文孰轻孰重”的争论。

在传统童书中,叙事一般依靠文字来完成,图画只是作为文字的补充。但在一本典型的图画书中,文图关系发生了变化,图画书的叙事功能很大一部分是由图画来实现的。正因如此,图画书中的文字也与传统故事书有所不同。在传统儿童故事中,文字一般追求细节生动、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引发读者的联想。而在图画书中,文字一般是简洁而不具备细节的,甚至有些图画书的文字简省到像是情节摘要。这恰好是因为图画书中的图与文高度融合,无法分割,那些适合用画面去表达的细节、氛围和意境,文字便不再涉及。因此,图画书中的文与图并非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它们既互相限定,又互相补充,二者对故事的作用不同,但又总是相依相伴,是两种不同艺术传达形式的奇妙组合。

图画书的设计巧思

图画书一般由封面、环衬(又称蝴蝶页)、扉页、正文、版权页、封底等构成。创作者会灵活发挥每个部分的功能,使其充分参与到叙事之中。在阅读图画书时,如果只关注正文内容而忽略其他部分,往往会错过一些精彩的细节和重要的信息。比如,有的图画书从封面或扉页就开始讲述故事;有的书封面和封底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画面,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赏读;有的书则把故事的结局隐藏在封底;还有的书将装帧设计也作为故事的一部分,如韩国图画书作家苏西·李的《海浪》,书的中缝成为故事讲述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此外,受读者年龄阶段的影响,图画书的材质非常丰富。仅就适合婴幼儿阅读的图画书而言,就有纸质书、布书、塑胶书、感觉触摸书等类型。其中,纸质书又可根据不同的版式,分为普通纸质书、纸板书等;感觉触摸书又可以分为发展触觉的触摸书,以及能通过触摸散发出不同气味的触摸书等;还有专门让婴幼儿在洗澡时翻阅的书,为女孩设计的玩具书,如“换装书”“手提袋书”等,这些图画书具备书籍和玩具的双重功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书籍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纸质阅读遭到冲击,电子书层出不穷,阅读感受也越来越舒适。但无论是生活常识还是科研结论都证明,过早地让儿童接触包括电子书在内的电子产品,对儿童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乐观。在全世界范围内,童年时期的阅读仍然是以纸质书为主。

3.家庭中的早期阅读

选择适合孩子的图画书

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阅读喜好的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第一步。如今,市场上的图画书浩如烟海,为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创作的书层出不穷,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才能在图画书的海洋中找到相应的优秀作品。挑选图画书时,对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风格、装帧设计等方面都要有所关注。

一般来说,在对图画书了解不多时,选择经典的图画书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有些图画书从出版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孩子所喜爱,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过时”,如《野兽国》《好饿的毛毛虫》《我的连衣裙》《小金鱼逃走了》等,不胜枚举。这些图画书通常具备显著的儿童视角,讲述孩子能够普遍理解的主题,加上巧妙的设计和趣味十足的叙事方式,对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建议家长尽量为孩子选择想象力丰富的图画书。在早期阅读的世界里,孩子尽情地穿梭于现实和幻想中,他们不会考虑故事是否真实,而是纯粹享受故事的乐趣,这是年幼孩子独有的“超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孩子成长慢慢消逝。对幼儿来说,阅读并不是严肃的学习,更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奇旅。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要求父母为他们朗读喜欢的图画书时,就像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闯进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他们眼前的世界,早已不是大人手中那本普普通通的书了。

感受图画书本身的快乐

佩里·诺德曼曾指出,由于图画书的目标读者是年幼且没有经验的孩子,所以大多数成人倾向于假定图画书的特质是纯教育性的。然而,过分强调图画书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或认知等功能,一心期待教育效果,那阅读图画书本身的快乐就会变弱。如果父母以这样的观念去看待图画书,那么对亲子共读本身的理解也会有失偏颇。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充分发挥图画书的教育价值,会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问,甚至造成阅读的负担。这不仅会影响孩子对故事整体性的理解,还可能伤害孩子的阅读意愿。读书的快乐来自精神的自由,是属于个人的,每个人对书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如果家长一直加以干涉,就破坏了读书的快乐。因此,在阅读时,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表达,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以聊天的方式与孩子分享彼此对所读故事的感受。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读书

图画书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无论哪个孩子都想黏着给他读书的人,膝盖是最好的座位。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读图画书,可以给亲子关系增添“另一种亲密”。家庭成员共读一本书,共享故事带来的快乐,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温暖、安心、舒适、放松的事。一些针对家庭和幼儿园阅读成效的研究表明,如果大人只是买书给孩子而不和他们一起阅读,并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当年幼的孩子还不能阅读图画书上的文字时,父母为孩子朗读,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画,声音和画面交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因此,亲子共读应该成为家庭中尽早建立起来的习惯。从孩子0岁开始,父母就可以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如饭后、睡前等),选择符合孩子年龄段和兴趣的图画书,为他们大声朗读。亲子共读的具体时长可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灵活把握,一般认为15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当下,很多家长认识到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孩子学会识字前陪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但当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进入小学后,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独立阅读能力,不再需要“亲子共读”了。事实上,孩子自己看图画书与听家长朗读图画书并不能互相替代,对孩子来讲,听父母朗读就像是享受着语言和情感的灌溉,故事的趣味能够更好地被感知。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为充分地吸收和感受图画书的养分,对建立亲子间心灵互通的亲密关系也大有裨益。

正因如此,家长的朗读才尤为可贵。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或者不具备讲故事的技巧,因此更倾向于给孩子听故事音频。但亲子共读的过程就像是父母与孩子一起进入故事的世界,手牵手在故事的世界中徜徉,陪伴本身就有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意义。这不仅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珍贵礼物,也是为人父母幸福的来源之一。

上一篇: 为爱朗读
下一篇: 亲子共读问答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