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均衡营养建议

作者: 董瑛璎

学龄前儿童均衡营养建议0

现象:第一次入园体检,东东的身高体重指标显示其为中度肥胖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东东不爱运动,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等。经过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老师发现其家庭饮食结构也有问题:早餐较为简单,晚餐大鱼大肉,家长几乎不看幼儿园每周食谱,导致经常出现家庭和幼儿园一日食材重复的现象。

通过幼儿园保健医生及班级老师对东东家长的多次沟通和健康知识宣教,东东的家庭饮食结构慢慢开始调整,尽量做到少油少盐、早餐营养。同时,家长每周查看幼儿园食谱,保证每日食材不重样,东东也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个学期后,东东的体重有了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肥胖率不断攀升。《2020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 6-17 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高达 19%,6岁以下的儿童肥胖率则为 10.4%。肥胖不仅会对儿童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还将增加成年后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膳食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学龄前儿童膳食要注意什么?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我们可以从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得到一些指导性建议。

建议1食物多样规律就餐

爸爸妈妈要合理安排家庭膳食,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保证营养。要注意虽然食物多样,但总热量不要超标,保持食物多样而不过量的最佳状态。应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上、下午各一次加餐,若晚餐进餐时间较早,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面点。

同时要鼓励和指导孩子规律就餐,自主进食,避免挑食、偏食及过量进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吃饭,以身作则。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可通过变换烹调方式、改变食物形式或质地的方法,鼓励孩子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

建议2每天喝奶选择健康零食

奶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最佳食物来源,爸爸妈妈应鼓励孩子每天喝奶。建议每日饮奶量为350-500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选择液态奶、酸奶、奶酪等不添加糖的奶制品。多喝白开水,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

家长可以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健康零食,如奶类、水果、蛋类和坚果等,不宜选择高盐、高脂肪、高糖食品及含糖饮料。同时要特别注意进食安全,避免孩子食用整粒豆类、坚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

建议3合理烹调培养清淡口味

爸爸妈妈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尽量少放盐和糖,少用含盐量较高的酱油、蚝油及酱料等,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多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少用油炸、烧烤等方式。从小培养清淡口味,避免重口味。

建议4让孩子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

学龄前是孩子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建立营养健康意识的重要阶段,爸爸妈妈应让孩子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增加他们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选购食材,了解各种食材的不同营养成分,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食物加工活动,如择菜等。

建议5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保证每天 2 小时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 D,减少因免疫力下降带来疾病的风险,预防肥胖、慢性病及近视。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散步、爬楼梯等;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如骑自行车、跳绳、游泳、踢球等。

建议6定期体格测量

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建议每半年测量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水平的动态变化,根据体格指标变化及时调整膳食和运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营养健康问题,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建议7关注幼儿园食谱

幼儿园每日供应一餐两点,定时定量,即午餐前一次点心,午睡起床后一次点心。家长应关注幼儿园每日食谱,结合幼儿园食谱搭配家庭食材,使家、园食材不重复。均衡营养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