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被扭送海牙,菲律宾政斗升级

作者: 谢奕秋

前总统被扭送海牙,菲律宾政斗升级0
2025年3月15日,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马尼拉集会抗议,要求国际刑事法院释放杜特尔特

“总统把副总统她爹抓了!”进入2025年3月,菲律宾政坛的风暴裹挟着家族恩怨与国际博弈的暗流,在南海之滨掀起惊涛骇浪——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被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扣上“反人类罪”的枷锁,加剧了一场由背叛、耻辱和复仇的渴望所驱动的世代斗争,有可能使菲南方省份陷入动荡,甚至威胁到更广泛的地区安全架构。

80岁的杜特尔特,成为第二位在ICC接受审判的前国家元首。但与2019年科特迪瓦前总统洛朗·巴博被无罪释放不同,证据对这位菲律宾前总统不利。3月14日他通过视频方式首次出庭应讯,主审法官是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宪法法院刚刚禁止亲俄的乔治斯库参加5月4日的总统大选,尽管后者目前的民调支持率最高。可见用政治来对抗法律,在欧洲这里恐怕行不通。但卷入菲律宾禁毒战争的国家警察部队,仍是一张未知牌。

小马科斯食言

3月11日上午,结束海外行程的杜特尔特在菲律宾首都的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被捕,当时他非常抗拒,指责菲当局“站在白人那边”。此前,菲政府收到了ICC对前总统的正式逮捕令;而这位前总统也有预感,告诉媒体自己准备在返菲后被捕。

尽管现任总统小马科斯(其父马科斯曾任总统)曾表示不会配合抓捕前任,但他食言了——先将杜特尔特拘禁在一个空军基地,接着扭送至ICC所在地荷兰海牙——没给菲最高法院留出反应时间。

杜特尔特被捕犹如投下政治核弹:南方棉兰老岛的抗议者高举“我们与杜特尔特同在”的标语,宿务与达沃的街头运动将民意熔炉烧得通红;曾多次介入政治的军队也显现出一定的分裂迹象,尽管当局否认了有关“军人辞职抗议”的说法。律师称杜特尔特是“被绑架到海牙的”,而他的长女、面临参议院弹劾审判的副总统莎拉,立即飞往荷兰探视父亲。

ICC检察官指控,杜特尔特在2016—2022年菲律宾禁毒战争中,犯下“系统性法外处决”罪行。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上镌刻着两组数字:官方统计的6000具尸体与人权组织宣称的3万亡魂。

检察官卡里姆·汗将之定性为“危害人类罪”,试图用《罗马规约》的条文穿透菲律宾退约的铜墙铁壁——根据规约第127条,虽然菲律宾已于2019年杜特尔特当政期间退出ICC,但对退约之前罪行的追诉仍有效。

接下来的审判,注定是法律与政治的角斗场。杜特尔特的律师挥舞着主权之盾:菲最高法院曾裁定ICC的管辖权需要“经国内法转化”,而小马科斯政府的“配合”如同在主权甲胄上凿开裂缝。杜特尔特或通过质疑程序合法性(如逮捕令的执行是否符合菲国内法)拖延审判;若菲最高法院认定ICC无管辖权,案件可能被驳回。

更微妙的是,海牙拘留中心配备健身房与独立卫浴的“豪华牢房”,与其说是司法场所,不如说是政治剧场的贵宾包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最大的赢家或许是国际刑事法院——这个不久前刚因通缉以色列总理而遭到特朗普政府制裁的机构,终于用杜特尔特的“血色王冠”装点了司法圣殿。不然,它就只能自诩“通缉过”利比亚卡扎菲父子、苏丹前总统巴希尔、肯尼亚前总统肯雅塔等人,但真正到案且被其判刑的前总统却一个也没有。

另一个赢家或许是菲律宾现任总统。追究杜特尔特的责任,或许有助于让小马科斯走出前任的阴影,威慑其他政敌。5月的中期选举过后,小马科斯政府可以选择在国内起诉杜特尔特,既回应国际压力,又避免直接受ICC干预。此举可让政府掌控审判节奏,甚至通过政治交易减轻惩罚。

海牙拘留中心配备健身房与独立卫浴的“豪华牢房”,与其说是司法场所,不如说是政治剧场的贵宾包厢。

但马尼拉街头的抗议声浪提醒人们:当法律沦为政治工具时,正义的天平早已倾斜。正如达沃市的暮色中,仍有老妇人对着杜特尔特的竞选海报(他此前报名再次竞选“家族大本营”达沃市的市长,参选资格仍然有效)合十祈祷,这场审判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激起更多漩涡。随着政治派别开始武装自己,局部暴力的风险在棉兰老岛、宿务岛乃至马尼拉都会显著增加。

杜特尔特的口祸

对于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可能会作出下述辩护:

“在2016年那个闷热的雨季,我们的街头巷尾游荡着300万毒虫,每座贫民窟都是毒枭的王国,连警察局的墙壁都浸透了毒资的腐臭。达沃市的母亲们教会孩子辨认枪声与鞭炮,马尼拉的商贩在收摊时要在腰间别上砍刀——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家园!当联合国的人权报告指责我们时,可曾听见马洛洛斯贫民窟里玛利亚的哭喊?她的三个儿子全被毒贩当作人肉骡子,最后尸体漂在帕西格河上,肠子里塞满冰毒。在这片被毒品蛀空的国土上,我们需要的不是西装革履的外交辞令,而是能劈开黑暗的雷霆之剑!”

在菲律宾国内,由于杜特尔特的长期宣传,禁毒战争主要是政治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但在国际上,对它的审判变成了对于“法外处决”能否容忍的试金石。

按照海牙方面的说法,杜特尔特对于自己在引发毒品战争中的角色始终毫无歉意。在2016年竞选期间,杜特尔特曾暗中许诺,在他的禁毒行动中“将有10万人丧命”,大量死尸被扔进马尼拉湾,那里的鱼会因吃了这些尸体而变得肥胖。

杜特尔特还奇怪地声称,他在担任达沃市市长期间曾亲手杀过人,并告诉媒体,他“骑着摩托车在街上巡视”时曾亲手杀死过犯罪嫌疑人。据杜特尔特称,此举意在“向大家(警察)证明,如果我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

他还曾在自己就职总统的新闻发布会上,敦促人们杀死吸毒者,并誓言要彻底消灭毒贩。杜特尔特告诉听众:“如果你知道有吸毒者,就自己去杀掉他们,因为让他们的父母这么做太痛苦了。”

几个月后,杜特尔特似乎将自己比作希特勒,将吸毒者比作大屠杀期间被杀害的犹太人,他说:“希特勒屠杀了300万犹太人……还有300万吸毒者。有的。我很乐意杀掉他们。”

杜特尔特还公开试图保护警方免于被追责,并表示愿意为任何被控“法外处决”的警察支付法律费用。国际特赦组织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菲警方使用未经核实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名单,突袭民宅并射杀手无寸铁的人。而杜特尔特在去年的一次议会听证会上承认,他的政府向执行禁毒行动的警察提供了资金和奖励。

虽然杜特尔特在海牙的定罪尚未成为既成事实,但他的这些“口祸”已经提供了不少呈堂证供。那些认为杜特尔特被小马科斯当局剥夺了“正当程序”的人,可能无法面对禁毒战争中的许多被杀者从未在法庭上度过一天的事实。

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针对的是低级别毒贩,但未能摧毁那些高级别贩毒集团,后者可能利用当前的混乱扩大行动。眼下,杜特尔特家族正在竭力保存他们在国家层面和家乡的权力,但一切都变得岌岌可危。

中期选举“生死局”

菲律宾与韩国,都频频上演前总统锒铛入狱的戏码。前者的“家族政治轮回”,看似与后者的“青瓦台诅咒”孪生,实则同源异相。韩国是财阀与检察官的合谋,菲律宾则是统治家族与地方势力的缠斗;首尔的权力更迭戴着现代法治的面具,马尼拉的权力祭坛却散发着封建采邑制的味道。

“菲律宾政治是家族纹章下的暗战,每一枚选票都是血统与金币的合金。”5月的中期选举,已成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一决死战的修罗场。

民调显示,菲律宾人总体上支持对杜特尔特的调查。因此,与ICC合作可能为小马科斯带来政治助力。杜特尔特的被捕,也让小马科斯有机会彻底结束禁毒战争,这是他自2022年当选以来一直承诺但基本上未能实现的。小马科斯实施了以教育和康复为重点的政策,但在他的监督下,禁毒行动中仍有人丧生。

相比海牙方面的审判,美国的态度更能影响马尼拉的“政治行情”。过去数年,马科斯家族向东遥望华盛顿,将美菲同盟重新焊接;更早之前,杜特尔特家族则向北拥抱东亚大国,用经济合作浇筑护城河。

这种分裂在南海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莎拉被弹劾的罪名之一竟是“对华软弱”,而小马科斯政府正将黄岩岛变成美菲军演的棋盘。两大家族的角力,恰似南海潮汐间的拉锯——当亲美派占据上风,相关势力便如闻到血腥的鲨鱼,在争议海域加速扩张;反之,这些势力就要偃旗息鼓一阵子。

“菲律宾政治是家族纹章下的暗战,每一枚选票都是血统与金币的合金。”5月的中期选举,已成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一决死战的修罗场。

所谓亲美反美,作为家族存续的护身符,其界线并非难以逾越。杜特尔特曾经对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期抱有期待,但由于特朗普对当时菲律宾面临的恐怖团伙威胁不闻不问,两人才渐行渐远,杜特尔特最终“琵琶别抱”。

菲总统通常只能干一届完整任期,不能连选连任。在杜特尔特2022年届满下台前,萨拉不顾父命而与小马科斯“搭档”冲刺大位。联手上台后,总统小马科斯拒绝将国防部长之位交给副总统莎拉兼任(只给了教育部长之位),杜特尔特则不时痛批小马科斯是“瘾君子”。曾经强大的吕宋岛北部(马科斯的大本营)与棉兰老岛(杜特尔特的根据地)之间的联盟,由此走向解体。

当双方因权力和资金分配反目,并奔着下届总统选举的“执政遗产”之争而去时,萨拉对小马科斯发动了猛烈攻击,甚至威胁要挖出后者已故父亲、独裁者费迪南德·马科斯一世的遗骸,将之扔进大海。再后来,当自己的幕僚长因“藐视众议院”差点被送监,萨拉的一句扬言“买凶杀总统”的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

同样上了萨拉这份“黑名单”的众议长马丁·罗慕尔德兹,是小马科斯表弟,也是2028年总统大选的潜在人选之一,自然不会对她心慈手软。今年2月,在国会306名众议员中,多达215人(占70.3%)投票弹劾副总统莎拉。老杜特尔特随即指控,议长罗慕尔德兹贪污了2410亿比索(约合41亿美元)。

与美国类似,菲律宾的弹劾案也交由参议院审判——需要2/3多数(16张赞成票)才能将萨拉逐出政坛。而5月12日的中期选举,将决定12个参议院席位的归属。

这场选举暗藏三重博弈:小马科斯借ICC之手削弱对手,却在北部票仓遭遇贿选指控;莎拉以“殉道者之女”姿态反攻,其民调仍如岿然不动的礁石;蛰伏的第三势力——图尔弗家族与改革派,正像藤蔓般在权力裂缝中悄然生长。参议员拉菲·图尔弗在民调中,赫然成为2028年总统选举的领跑者。

菲律宾政斗已出圈,而其政坛未来数年的演变,将在5月中期选举“生死局”中明确方向。如果选举被黑金污染,菲律宾不受控制的“血仇”不会和平结束。若干年后,当马尼拉的晚风再次吹过黎刹公园,躁动的人心或许才能重归平静。